微循环血液流变性检测;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称为微循环。被现代医学称为“第二心脏”。;病因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微循环障碍,是机体产生疾病和早衰、早逝的直接原因。
微循环障碍伴随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但一般检测方法不能发现。
亚健康人群也主要表现在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检测目前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报、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等。近年来又逐渐运用到健康普查、医疗保健、美容保健等多个生活领域。;微循环显微观察仪;微循环检测仪;多部位微循环检测仪;二、微循环观测的部位及条件;(二)观测条件(了解)
室温20~25℃,相对湿度70%左右;
被检者1h前洗手、不进食、不吸烟;
被检者一般取坐位,选用左手无名指的甲襞皮肤,与心脏保持水平;
检查部位皮肤涂以香柏油或液体石蜡;
光源宜从35°~45°直接斜射于检查部位。;三、甲襞微循环的观测;甲襞微循环模式图;
表皮薄、透光性好,微血管表浅
其毛细血管袢形如发夹,在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操作简单、方便、
快捷、安全;微循环
观测指标;1.形态
(1)管袢清晰度:;1.形态
(2)管袢数:;1.形态
(3)管径:测量管袢中部;正常:发夹型、交叉型、畸形三者比例为6:3:1
异常:交叉型及畸形增多;1.形态
(5)管袢长度:正常约0.1~0.3mm;1.形态
(6)袢顶直径:正常12~18μm;杵状指;2.流态
(1)流速:分为7个等级
①线流:快,光滑,毫无颗粒感(正常)
②线粒流:快,稍有颗粒感(正常)
③粒线流:较快,明显颗粒感(轻度异常)
④粒流:较慢,如泥沙流(中度异常)
⑤粒缓流:泥沙状连续缓慢流动(中重度)
⑥粒摆流:泥沙状,前后摆动仍能向前(重)
⑦停滞:血流停止不动;2.流态
(2)红细胞聚集;2.流态
(2)红细胞聚集;2.流态
(2)红细胞聚集;2.流态
(3)白色微小血栓(白微栓):由血小板或白细胞的粘附聚集而成。又分为壁栓和流动的白微栓;2.流态
(4)血色:健康人为鲜红。缺氧、淤血、血管内凝血时为暗红色;贫血、血液稀释时为淡红色。;3.毛细血管周围状态(袢周)
(1)渗出:血浆成分过量地通过血管壁存积于微血管周围的现象。特征??袢周间隙扩大、明亮;管袢模糊、缩短。;3.毛细血管周围状态(袢周)
(2)出血:红细胞游出血管外的现象。特征:袢顶或侧面可见出血点,呈点状、帽状或串珠状。;3.毛细血管周围状态(袢周)
(3)乳头下静脉丛:由多个毛细血管连接于细静脉而成。;3.毛细血管周围状态(袢周)
(4)乳头:正常时整齐,呈波浪形圆丘,每个乳头下有1-2根管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