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与结核病、梅毒一起被称为三大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抵抗力差的病人晚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内脏可致残第2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病因麻风分枝杆菌G+抗酸染色红色传代时间长12~13天对外界抵抗力强,离体自然干燥时存活2~9天煮沸8分钟或阳光直射2~3小时可使其丧失繁殖力第3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麻风患者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也是唯一传染源第5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流行病学-22.传播途径:不确定飞沫密切接触不同类型传染性不同,排菌的瘤型传染性最强。不胎传不遗传。第6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流行病学-33.易感人群:人类对麻风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是否发病及发病的过程与表现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的抵抗力健康人群接触麻风患者后,大多建立了特异性免疫从而以亚临床感染的方式终止感染而不发病第7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流行病学-44.流行情况:由于麻风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和人群免疫状态的特殊性,呈不均匀簇集性分布和地方性流行我国主要流行在云南、贵州、四川第8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临床分型5级分类法,又称免疫光谱分类法结核样型TT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中间界限类BB界限类偏瘤型BL瘤型LL排菌及传染性LL>BL>BB>BT>TT细胞免疫反应强度则呈相反排列多菌型和少菌型第9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临床表现潜伏期长,平均2~5年由于免疫力的不同,表现差异大症状多种多样,几乎涉及临床各科第10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临床表现-21.皮肤及附属器损害:多形:斑疹、丘疹、结节、斑块、水疱、溃疡、萎缩毛发脱落闭汗、皮肤干燥第11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2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3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4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5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6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7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特点(1)局部浅感觉障碍(2)出汗障碍(3)找到麻风杆菌第18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临床表现-32.周围神经症状麻风根本上是周围神经疾患,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受累,甚至只有神经症状而无皮损神经形态改变:粗大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营养障碍及循环障碍和出汗障碍第19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临床表现-4浅感觉障碍是麻风最早、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出现顺序为温、痛、触觉运动障碍是由于肌肉萎缩或瘫痪所致,常见于手、足和面尺神经受累“爪形手”(小指无名指弯曲,小鱼际群及骨间肌萎缩)正中神经受累“猿手”(大鱼际瘫痪萎缩,拇指内收)第20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