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咨询案例统计表
咨询时间:6月10日咨询师:
姓名
张华
性别
女
年纪
29
专业
出生地
文化程度
大专
民族
汉
学院
宗教信仰
无
电话
健康情况
良好
紧急联络人
父亲
住址
是否主动求医
是
求援者主诉
近两个月天天都会焦虑、失眠,不想上班,一到上班时间感到极端痛苦,天天都想着要辞职。给日常自己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和不便。
家眷介绍
最近2个月,来访者和好友交往降低,聚会时会有心不在蔫,频繁提及辞职事项,有时会哭泣,期望得到好友支持和了解。对其她工作表现出较快乐趣,谈论此事兴致较高。
既往病史
家族病史
无
初步诊疗
通常心理问题
咨询方案与目标
采取合理情绪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求援者宣泄不良情绪,减轻来访者抑郁、焦虑情绪,减轻自卑感,消除职业倦怠,改善认知。
面询印象简录:求援者由好友陪同,身材偏胖,着装整齐清洁,情绪低落。在问询后开始叙述,言语条理清楚,声音较弱,语气适中,自知力完整。情绪波动大,交谈开始5分钟专业开始哭泣落泪,基础贯穿陈说全过程,对咨询结果又良好期望。
咨询过程统计:求援者由好友陪同,身材偏胖,五官端正,皮肤白皙,着装整齐清洁,神情放松,情绪低落。最近两个月以来求援者辞职意愿越来越强烈,每次和家人沟通都得不到支持,常常因为此事发生争吵和喧华。天天早起上班都感到极其痛苦,不愿面对科室患者和部分同事。晚上常常失眠,有时只能入睡1-2小时,感觉非常烦燥、苦恼和焦虑,甚至部分时候认为活着很没有意思,不过考虑到父母和家人,只能压抑控制自己。日常生活和上班期间能够正常应付,有时会因为轻微言语刺激发生情绪波动,继而产生争吵。常常下班不愿回家,有时会在楼下车里坐多个小时,害怕面对家人,因为一直单身,母亲常常在家唠叨甚至吵骂,对家人关心和担心不能接收,害怕父母问询个人情况和工作情况,每次问询均以争吵结束。因科室工作环境,病人特殊情况,(大多为发生婚外性行为感染多种性病和男男同性恋患者感染性病和艾滋病患者),使其对人生、婚姻、社会、家庭产生不信任感和恐惧感。因为没有男好友,常常被父母、同事、好友问起,加上体型较胖,有轻微自卑感,有时会进行节食减肥,早上不吃饭,中午和晚上进少许饮食。往往又因为饥饿进食,吃完后又感到懊恼,感觉非常苦恼。科室工作环境无法改变,患者越来越多,特殊人群逐年增加,工作压力、强度、风险随之加大,其对工作主动性、主动性、热情程度降至最低,勉强完成交办工作,质量不高。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工作和改变自己状态,找回以前自己,更不知道怎样面对未来。迫切期望咨询师能够帮助自己,改善自己心境情况。
咨询效果评定:
咨询中所利用心理学方法与技术:
咨询结果:
备注:
第二次咨询统计表
咨询日期:6月17日咨询师:
求职者姓名
张华
咨询次数
2
原有诊疗:
已经处理问题:
此次咨询要处理问题:
咨询内容:
巩固咨询关系,与求援者共同确定咨询目标,制订实施方案,介绍咨询方法、原理及过程,签署书面协议。举例说明认知行为疗法,ABC理论,使求援者认识到A、B、C三者之间关系。并结合自己情绪和行为问题去思索本身存在不合理信念和错误认知模式。
咨询过程:
备注:
第三次咨询统计表
咨询日期:6月24日咨询师:
求职者姓名
张华
咨询次数
3
原有诊疗:
已经处理问题:
此次咨询要处理问题:
咨询内容:
咨询过程:
依据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对求援者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诊疗。经过提问、引导求援者回想上卫校时和上班前几年工作热情、激情、理想、信念等引导求援者进行自我审查,使求援者自己领悟到自己对护理专业了解狭隘和对自己职业计划无目性。经过面质提问等技术深入使求援者认识领悟到这种工作想法是错误,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所产生部分信念是不正确。列举出求援者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诱发事件(A),并对二者之间不合理信念(B)进行辩论。使求援者领悟到:是信念引发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自己应该对自己情绪和行为反应负责;只有改变了不正确定识,才能减轻或消除本身存在多种症状。要求求援者回去以后完成三道家庭作业。一是继续思索咨询师此次咨询所说话,分析自己心理问题产生根源,并作好统计。二是让她与身边患者、高年资护士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她们对护理工作认识和了解,并进行统计下次咨询时带给咨询师看。
备注:
第四次咨询统计表
咨询日期: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