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1、后角损害空洞症、外伤。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丧失、深感觉触觉保存。2、脊髓中央部病变空洞症、髓内肿瘤早期(前联合受损)。分离性感觉障碍:两侧对称的痛温觉丧失、触觉保存。3、脊髓半切综合症(Brown-Sequard综合症)外伤、髓外肿瘤早期。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深感觉丧失,对侧痛温觉丧失。4、横贯性病变脊髓炎、压迫症,平面以下全部感觉丧失,伴有截瘫或四肢瘫,大小便功能障碍。第30页,共8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脑干1、延髓外侧病变(伤及脊丘侧束、三叉神经脊束)产生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对侧身体痛温觉丧失,如Wallenberg综合症。2、一侧桥脑、中脑病变对侧偏身及面部感觉障碍(伴受损平面同侧颅神经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多见于脑血管病变。第31页,共8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丘脑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丧失,痛觉减退较触觉深感觉为轻,可伴较重的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主要见于脑血管病)。第32页,共8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内囊对侧偏身(面部)感觉减退或丧失(伴偏瘫或偏盲)。第33页,共8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皮质感觉区范围广,病变只伤其一部,呈对侧一个上肢或下肢分布的感觉减退或丧失(单肢感觉减退或丧失)。特点为精细感觉(复合感觉)障碍:实体觉、图形觉等感觉障碍。刺激性病灶可致感觉性癫痫发作。第34页,共8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癔病分布不符和解剖规律,范围及程度易变,易受暗示影响而改变。第35页,共8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临床分类:1、刺激性症状:感觉经路刺激性病变可引起感觉过敏(量变),也可引起感觉障碍如感觉倒错、感觉过度、感觉异常及疼痛等(质变)。2、抑制性症状:感觉经路破坏时出现的感觉减退或缺失。同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称为完全性感觉缺失;同一部位仅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则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第36页,共8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刺激性症状:感觉过敏感觉倒错感觉过度感觉异常疼痛第37页,共8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刺激性症状:感觉过敏:指轻微的刺激引起强烈感觉,如较强的疼痛感。第38页,共8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刺激性症状:感觉倒错:指非疼痛性刺激引发疼痛。第39页,共8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刺激性症状:感觉过度:感觉刺激阈增高,不立即产生疼痛,达到阈值时可产生一种定位不明确的强烈不适感,持续一段时间才消失;见于丘脑和周围神经损害。第40页,共8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刺激性症状:感觉异常:在外界无刺激情况下出现异常自发性感觉,如烧灼感、麻木感、沉重感、痒感、蚁走感、针刺感、电击感、束带感和冷热感等。第41页,共8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刺激性症状:疼痛:依病变部位及疼痛特点分为局部性疼痛:如神经炎所致;放射性疼痛:如神经干、神经根及中枢神经刺激性病变;扩散性疼痛:疼痛由一个神经分支扩散到另一分支;牵涉性疼痛:内脏病变疼痛可扩散到相应体表节段,如心绞痛引起左胸及上肢内侧痛。第42页,共8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抑制性症状:完全性感觉缺失分离性感觉障碍第43页,共8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患者:男性成人嗜烟,自述右手食、中指末节相邻部位溃烂而不感疼痛。查:两上肢及乳头平面以上痛温觉消失,触觉正常。2.余(-)病例组成臂丛的脊髓节段(C5-T1)并下延至T4脊髓丘脑束传导障碍.当2条对称又不紧邻的纤维束同时出现传导障碍,损伤部位只可能是其交叉部位。白质前连合损伤根据形成脊髓丘脑束的纤维在交叉过程中或交叉前要上升1-2节段,由此推断损伤部位是C4-T3节段的白质前连合。C4-T3脊髓空洞症或髓内肿瘤第44页,共8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瘫痪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第45页,共8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组成起止行程交叉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锥体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