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措施4、睡眠护理:评估患者睡眠情况,了解睡眠紊乱的原因;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条件。该患者因为存在被害妄想而影响了睡眠,可以为她提供良好的睡眠条件,保持环境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强光刺激。指导患者使用一些促进睡眠的方法(如听音乐、睡前泡个热水脚、喝杯热牛奶等)。防止睡眠倒错。若不能改善,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第26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护理措施三心理功能方面: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该患者无自知力,拒绝治疗和住院,护士应主动接触、关心、尊重、接纳患者,温和、冷静、坦诚对待患者。2、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而非冲动行为,与患者交谈时,态度亲切温和,不与患者争论有关妄想的内容,避免一再追问妄想内容的细节。第27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护理措施3、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而非冲动行为,并做出行为约定,承诺今后用其他方式表达愤怒和激动情绪,观察患者情绪情感反应的程度和言行,及时预测其心理生理需要,主动满足患者合理要求。4、社会功能的康复训练。第28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护理措施四特殊症状的护理方面妄想状态不作声的护理:a.接触技巧:在与其进行语言交流时,不要以为他们存在交流困难而不予理睬,理解、尊重他们。在交谈时说话速度要慢,最好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词语,一次尽量只问一个问题,多给他们考虑的时间,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b.掌握妄想的内容,对症处理c.妄想动摇期的护理。第29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第1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情介绍曾予以“氯氮平250mg/日,富马酸喹硫平200mg/日,碳酸锂0.5g/日”治疗,均获好转出院,出院后基本生活自理,坚持工作,后又因未规律服药病情反复复发,于2008年12月18日、2011年8月30日前后两次入住我院,诊断同前,服用“氯氮平175mg/日,富马酸喹硫平400mg/日”,均获好转出院,出院后基本生活自理,坚持工作,刚开始能够自行服药,后出现自行减药等行为。第2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情介绍半月前患者开始出现不作声,家人叫她也不应,妄闻人语,听到很多人跟她说话,说要杀死她,要打死她丈夫、儿子,总是觉得有人在背后搞她的鬼,要害她,觉得有人跟踪她,觉得家里人做的饭菜都有毒,不敢吃,一定要自己做的才吃,经常自言自语,睡眠差,昨晚11点独自外跑,家人无法管理,遂送入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第3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情介绍患者住院期间表现违拗,脾气大,疑心重,行为乱,把大便往工作人员身上扔,往工作人员身上吐口水,脱衣脱裤,有冲动伤人行为,有幻听,被害妄想,拒食,拒药,藏药,把药藏在舌头下面,情绪不稳,易激惹,无自知力,睡眠差,对周围环境及人十分冷漠,问话不答,躲避工作人员,有时对部分信任的工作人员用点头或摇头回答,长达5个多月不说话。现患者意识到自己有病,要吃药才能治好,配合治疗,进食好,主动吃药,个人生活能够自理。第4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定义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主要表现为思维障碍、认知、情感、行为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力缺损,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多次发病后病情加重恶化,部分病人最终导致精神衰退。第5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发病机制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至今不是很明确,多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2、神经生化异常3、大脑结构异常4、宫内感染和产伤心理社会因素1、心理因素2、社会环境因素第6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分型单纯型偏执型青春型未分化型紧张型第7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分型类型起病发病年龄症状特点药物治疗效果预后单纯型缓青少年情感淡漠、思维贫乏、行为退缩差差青春型急青年思维破裂、情绪变化无常、行为幼稚尚好,易复发较好紧张型急青年紧张性木僵、紧张性兴奋较好好偏执型缓中年妄想、幻听较其他类型好好第8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分型未分化型本型不同于以上任何一种类型,但又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这种类型并不少见。第9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前驱期症状人格变化:逐渐变得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