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侧卧位第30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仰卧位第31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L/O/G/O第1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概述定义: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第2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概述分类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流行病学: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第3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概述危险因素:1、高血压,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2、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将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范围。第4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4、血脂代谢紊乱,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6、吸烟与酗酒;一、概述第5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概述危险因素:1、高血压,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2、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将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范围。第6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血液流变学紊乱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8、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中风无关。9、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一、概述第7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主要内容概述1病情监测23护理措施4健康教育5治疗要点第8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病情监测(1)一般情况的监测头痛:应观察病人头痛的原因、部位、性质,并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呕吐情况意识、瞳孔、生命体征、spo2情况出入量与尿量腹部情况(第9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病情监测(2)神经系统功能监测1)观察病人视力视野情况2)密切观察病人肢体活动情况3)观察病人咳嗽、吞咽功能(第10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病情监测(3)心功能监测1)予以多功能监护仪行全日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处理。2)观察脉搏和血压3)观察尿量4)必要时通过测量中心静脉压来了解心功能和血容量情况。(第11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病情监测(4)呼吸功能检测1)予以多功能监护仪行呼吸频率、幅度、节律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处理。2)予以spo2监测,同时观察病人口唇、面色有无发绀。(第12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主要内容概述1病情监测23护理措施4健康教育5治疗要点第13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三、治疗要点1、氧疗:(1)纠正缺氧:低氧患者给氧。在意识水平下降或有气道受累的急性卒中患者的治疗中推荐进行气道支持和辅助通气。(2)高压氧治疗:无肺部并发症,生命体征平稳宜尽早高压氧治疗。第14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三、治疗要点2、血压管理:除了高血压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主动脉夹层分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情况外,大多数情况下,除非收缩压220mmHg或[舒张压120mmHg(中国、美国)、平均血压130mmHg(日本)],否则就应拒绝降压治疗;第15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三、治疗要点2、血压管理:如有治疗指征,降压治疗也应谨慎进行。降压治疗应首选那些作用持续时间短和对脑血管影响小的药物(C级)。因为有些患者随着血压的快速下降会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因此应避免舌下含服硝苯吡啶和其他能导致血压迅速下降的降压药。
第16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三、治疗要点2、血压管理:对于准备进行溶栓治疗者,在给予rtPA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