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肿瘤化疗肝损.ppt
文件大小:3.92 MB
总页数:31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4.68千字
文档摘要

关于肿瘤化疗肝损第1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肿瘤化疗相关肝损伤通常是由于抗癌药物的原型或其代谢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和过敏反应多数抗肿瘤药物需经肝脏代谢或排泄,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第2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的暂时升高重者可有明显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低下、黄疸(胆红素)等表现,可有血清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增高,表现为肝细胞性黄疸或同时伴有肝内梗阻性黄疸严重者可表现为中毒性重症肝炎,胆汁淤积,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或肝脂肪变性VOD(肝静脉阻塞综合征)化疗药物导致肝窦内皮细胞受损肝内小静脉阻塞,静脉回流障碍继之有血栓形成和缺血并引起肝细胞坏死高剂量化疗时可能出现此并发症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肝酶和胆红素的显著升高、腹水、伴有疼痛的肝肿大及肝性脑病AASLD肝脏血管疾病诊疗指南病理表现为:终末肝静脉内膜下硬化,继发血栓形成,静脉周围及肝窦纤维化,同时可伴有小叶中央肝细胞坏死。尽管预防性用药被广泛采用,但是至今尚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明这些措施能够降低发生SOS的风险或改善其预后,因此目前无法给出明确推荐意见。第3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药物性肝损伤的病理

—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内胆汁淤积—纤维化—肝血管病变第4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化疗相关肝损伤的诊断应用化疗药物后出现的肝损伤症状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异常,胆红素升高肝炎标志物阴性,或用药前肝功能正常,用药后出现异常且排除其他病因再次化疗时重复出现肝活检有瘀胆或肝细胞损害的病理改变需与肝转移、病毒性肝炎及其它药物所致的肝功能异常相鉴别第5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

1级:轻度;无症状或轻微;仅为临床或诊断所见;无需治疗。2级:中度;需要较小、局部或非侵入性治疗;与年龄相当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受限*。3级:严重或者医学上有重要意义但不会立即危及生命;导致住院或者延长住院时间;致残;个人日常生活活动受限**。4级: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5级:与AE相关的死亡。第6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化疗药肝脏毒性反应分级标准(CTCAE)

第7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8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医学检查不良事件1234胆红素>N~1.5N>1.5~3.0N>3.0~10.0N>10.0NALT/AST>N~3N>3~5.0N>5.0~20.0N>20.0NGGT>N~2.5N>2.5~5.0N>5.0~20.0N>20.0NAKP>N~2.5N>2.5~5.0N>5.0~20.0N>20.0NN:正常值上限1级:轻度;无症状或轻微;仅为临床或诊断所见;无需治疗。2级:中度;需要较小、局部或非侵入性治疗;与年龄相当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受限*。3级:严重或者医学上有重要意义但不会立即危及生命;导致住院或者延长住院时间;致残;个人日常生活活动受限**。4级: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5级:与AE相关的死亡。第9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紫杉醇

肝功能受损患者发生毒性的危险性可能会升高,特别是发生III-IV级骨髓抑制的危险性。对3小时输注和24小时输注,第一疗程推荐的剂量调整方法参见表1,在以后的疗程中是否要进一步减量,应根据个体的耐受性判断。要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发生了深度骨髓抑制。第10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不良反应常见?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血碱性磷酸酶升高,肝功能异常?不常见?血胆红素升高?不明?肝脏坏死2,肝性脑病2相互作用泰素与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CYP2C8和CYP3A4的已知底物、诱导剂(如,利福平、卡马西平、苯妥英、依法韦仑、奈韦拉平)或抑制剂(如,红霉素、氟西汀、吉非罗齐)合用时,紫杉醇的药代动力学也会发生改变,应当慎重。当与其他经P450酶系代谢的药物一起使用时,可发生转氨酶水平增加。包括CYP3A4的抑制剂和诱导剂。第11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长春瑞滨肝功能不全时应减少用药剂量。主要在肝脏代谢和清除长春新碱和长春瑞滨治疗后,均有发现肝功能异常,且据报道接受长春新碱和放射治疗的患者有发生严重的肝毒性事件。第12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伊立替康(开普拓)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