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胆管癌中西医结合治疗.ppt
文件大小:617 KB
总页数:45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7.11千字
文档摘要

靶向治疗药物西妥昔单抗:2010年奥地利学者公布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30例晚期胆道癌患者,接受西妥昔单抗+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化疗12个周期。结果:CR3例(10%),PR16例(53%),9例得到二次手术机会。Ⅲ级不良反应为皮疹、周围神经病变、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及腹泻。第30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靶向治疗药物2010年柳叶刀杂志上报道了一项哈佛医学院的Ⅱ期临床试验35例期晚期胆道癌患者,给予GEMOX+西妥昔单抗治疗。结果:中位PFS为7.0个月,6个月的PFS为63%。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能对胆系肿瘤治疗有一定积极效果,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第3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放疗对无手术指征的局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各种体内、外引流术结合放疗可以有效地缓解梗阻症状,延长再梗阻的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延长中位生存期。目前肝门部胆管癌腔内放疗越来越受到推崇。采用术中或放射介入方法把施源管放在胆管内肿瘤周围,可获得满意的局部剂量分布。胆管金属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可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阻止支架再狭窄的发生,延长生存时间。第3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胆管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第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行病学胆道系统恶性肿瘤预后较差、发病率较低。其在西方国家大约占胃肠道肿瘤的4%,东南亚发病率相对较高。在我国约占消化道肿瘤的第6位。至目前,切缘阴性的手术治疗仍是唯一有治愈可能的治疗方法。根据最新资料显示ⅡA,ⅡB及Ⅲ,Ⅳ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1%,13%,4%,2%;4年生存率分别为8%,10%,3%和2%。第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行病学胆管癌(CCA)分为肝内胆管癌(ICC)和肝外胆管癌(ECC)。ICC是指来源于肝内胆管二级分支以下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约占CCA的10%。ECC则是指发生在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胆管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约占CCA的90%。目前,国际上CCA的分类还不太统一。第3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CCA尤其是ICC的发病率在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的ICC的发病率占全球的55%。CCA的发病率与地理区域有关,东南亚的发病率最高。发病高峰年龄为70岁左右。同时,ICC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而ECC未发现明显的性别差异。第4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CA发生的危险因素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胆疾病,其特征为肝内外胆管弥漫性炎症和纤维化破坏、胆管变形和节段性狭窄。是西方国家CCA的主要危险因素,肝吸虫感染:华支睾吸虫感染与CCA的发生密切相关。全球CCA发病率最高的泰国东北部是华支睾吸虫感染的重灾区。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在西方国家比较少见,而在亚洲的中国、韩国和日本多见。与CCA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ICC。。其他因素:研究发现胆管囊肿及Caroli病也可增加CCA的发病风险,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亦增加。另外,胆肠引流术、二恶英、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糖尿病与CCA的发生也有一定的联系。第5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CA的分子发病机制白介素-6(IL-6):IL-6在慢性胆管炎症中的浓度增高,而慢性胆管炎症则是CCA发生的条件之一,IL-6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激活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这些通路与恶性胆管上皮细胞的生存与增殖有关。p44/p42和p38-MAPKs(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是目前报道最多的通路。IL-6还可影响恶性胆管上皮细胞的凋亡过程。TGF-β/Smad通路:胆管上皮细胞在胆汁淤积的时表达TGF-β,而在正常情况下不表达。TGF-β通过调节p2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从而抑制CCA细胞的增殖。然而,TGF-β受体的突变和细胞内信号调节物质(如Smad4)的改变以及CyclinD1在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