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主要传播途径1、垂直传播:母婴传播。我国每年有8万~16万新生儿感染者。2、经血液或破损皮肤传播(或医源性传播):由于乙肝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血液中,因此,经血液传播是重要途径,包括输血或血制品、血液透析、文身、扎耳眼儿、牙钻、被针头意外刺伤、共用刮脸刀及牙刷等。3、性接触传播:HBsAg阳性男性精液肯定有传染性。因此婚前检查乙肝病毒标志是非常重要的。4、其他:当口腔黏膜(包括牙龈)破损时有可能经口感染。通过昆虫也可能传播。第28页,共6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职业暴露HBV后应急预防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70%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第29页,共6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职业暴露HBV后处理原则1.未接种疫苗者,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首次应该在暴露后48h内完成)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2.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反应者,无需处理;3.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没有反应者,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4.抗体反应未知者进行抗原抗体检测(6个月、一年),如检测结果不充分,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第30页,共6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职业暴露HBV后处理病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或核心抗体(抗-HBc-)阴性不必处理或完成乙肝疫苗常规接种病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或核心抗体(HBcAb+)做以下处理:医务人员(HBsAg+)或(抗-HBc+)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或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第31页,共6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或核心抗体(HBcAb+)做以下处理:?医务人员(HBsAg-)(HBcHb-)未注射过疫苗:1.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HBIG)200U/ml2.并在1周后接受HBV疫苗注射?医务人员(HBsAg-)(HBcHb-)注射过疫苗但未产生抗体:1.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支(HBIG)400U/ml2.补种1针HBV疫苗第32页,共6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HCV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第33页,共6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HCV的传播途径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我国约90%的医院感染性丙肝患者是由本途径感染的。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第34页,共6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HCV的传播途径3、性传播:调查发现,性病患者合并丙肝的发生率高达10%~30%。4、母婴传播:丙肝阳性的母亲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丙肝核酸(HCVRNA)阳性,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5、部分HCV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不明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第35页,共6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职业暴露HCV的预防对此类血源性感染尚无适当的预防方案。预防性应用干扰素、抗病毒药是否奏效无定论,故不推荐。对暴露者的血清学随访抗HCV十分重要,暴露后24~48h内,6个月与12个月检查三次抗HCV是必要的。一旦血清抗HCV由阴转阳,似应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不必等待肝功出现异常。没有推荐采用接触后预防措施。第36页,共6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IDS/HIV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第37页,共6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HIV的传播途径有传染性的体液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羊水、胸水、腹水、心包液、滑膜液等一切有可见的血液污染的体液没有传染性的体液是:唾液、泪液、汗液、尿液、粪便目前研究表明,人体感染HIV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第38页,共65页,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