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之名词解释by4705^sxh
3-
影像名解P.S.斜体为划的重点,黑体为考过的,重点看黑斜体
1、DR——digitalradiography数字X线成像,是将普通X线摄影装置或透视装置同电子计算机相结合,使X线信息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而得到数字图像的成像技术。
2、CR——computerradiography计算机X线成像,是以影像板代替X线胶片作为介质。影像板上的影像信息要经过读取、图像处理和显示等步骤,才能显示出数字图像。
3、DSA——digitalsubstractionangiography数字血管减影,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
4、USG——ultrasound超声,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Hz)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
5、Hu——CT值,CT图像测量中用于表示组织密度的统一计量单位,称为亨氏单位(HounsfieldUnit,Hu)。
6、pixel——像素,数字矩阵的每个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依其数值转为黑白不同灰度的方形单元,称之为像素。
7、CTA——CT血管成像术,是静脉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CT扫描的图像重组技术。
8、TR——repetitiontime重复时间,两个RF脉冲组合间的间隔时间。
9、TE——echotime回波时间,是MRI扫描的总要成像参数,开始施加RF脉冲组合至信号收集的时间。采用不同的回波时间及重复时间可得到不同的扫描序列。
10、T1——纵向驰豫,纵向磁化量由最小值恢复到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驰豫时间。(主要由T1参数构成的图像为T1加权像:T1WI)
11、T2——横向驰豫,横向磁化量由最大值至37%时所经历的驰豫时间。(主要由T2参数构成的图像为T2加权像:T2WI)
12、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如心血管中快速流动的血液)在MRI成像过程中采集不到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
13、MRA——MRA磁共振血管造影,利用血液的流动效应使血管内腔成像,是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技术,MR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可不需要对比剂。
14、MRCP——MR胆胰管造影,在MR水成像技术的基础上,使含有液体的胆胰管呈高信号,,获得犹如造影效果的图像。
15、Seldingertechnique——穿刺点消毒,局麻下以穿刺针按预定的角度和深度穿刺,抽出液体后,送入导丝,推出穿刺针,再沿导丝置入引流管。
16、TAI——经导管药物灌注治疗,经导管向靶动脉注入药物达到局部治疗的一种方法。药物高浓度地直接作用于病变,从而提高了对局灶性病变的治疗效果,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17、TAE——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X线透视监视下,将能够引起血管腔暂时性或永久性阻塞的物质,通过导管释放入病变血管或病变的供血动脉内,使之闭塞,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的目的的技术。
18、PTA——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经皮穿刺植入导丝、球囊导管、支架等器械,对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进行扩张和再通的技术。
19、TIPS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是指在门脉的分支和肝静脉的汇入端或下腔静脉之间在肝内建立一个分流道,集穿刺、PTA、内支架置放术为一体的新技术。
20、PACS——图片存档与传输系统,以高速计算机设备及海量存储介质为基础,以高速传输网络连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终端,管理并提供、传输、显示原始的数字化图像和相关信息,具有查找快速准确、图像质量无失真、影像资料可共享等特点
21、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组织学: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间隙增宽。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严重时,椎体变扁上下缘内凹如鱼椎骨状。
22、骨质软化——osteomalacia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骨内钙盐含量降低。组织学:骨样组织钙化不足,骨小梁中央部分钙化,外围为一层未钙化的骨样组织。X线:骨密度减低。与骨质疏松不同的是骨小梁和皮质边缘模糊,骨变形、假骨折线,在儿童可见干骺端和骨骺改变。
23、骨质破坏——destructionofbone局部骨质被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由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它引起破骨组织生成和活动增强所致,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可发生破坏。X线: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骨松质破坏成斑片状骨小梁缺损,骨皮质破坏呈筛孔状、虫蚀状。
24、骨质增生硬化——hyperostosisandosteosclerosis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组织学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是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X线:骨密度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