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血液透析患者超声引导下内瘘穿刺操作技术规范》.docx
文件大小:2.32 M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8.33千字
文档摘要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11.020

CCS

FORMTEXTGXAS

FORMTEXTC05

团体标准

T/FORMTEXTGXASFORMTEXTXXXX—FORMTEXT2024

FORMTEXT?????

FORMTEXT血液透析患者超声引导下内瘘穿刺操作

技术规范

FORMTEXTTechnicalspecificationofultrasound-guidedinternalfistulaoperationforhemodialysispatients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广西标准化协会??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XASXXXX—2024

PAGE1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XASXXXX—2024

PAGE2

血液透析患者超声引导下内瘘穿刺操作

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血液透析患者超声引导下内瘘穿刺操作技术的适应症、相对禁忌症、人员要求、操作前准备、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并发症处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进行血液透析患者超声引导下内瘘穿刺的操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适应症

动静脉内瘘血管充盈不佳,穿刺段血管显露度差。

肥胖,皮下脂肪厚,内瘘位置深,距离皮肤深度>6mm,血管走行不清晰难易触及。

血管壁薄,周围结缔组织过少,皮下组织薄,血管浅、弹性差,触诊及穿刺时容易滑动导致穿刺时形成血肿。

供穿刺距离短,不足10cm,或血管过于迂曲、血管直径<5mm。

高位内瘘。

相对禁忌症

上肢水肿、活动受限患者。

有严重的出血及全身感染患者(如败血症、菌血症)。

预置管部位皮肤如有感染、烧伤或放疗辐射损伤患者。

人员要求

操作人员应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在三级医院接受血液净化护理专业培训3个月以上,同时经过超声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具备3年以上血液净化专科护理经验,护师以上职称。

具备自体动静脉内痿及移植物内瘘使用的系统评估风险预见及分析能力。

应掌握动静脉内瘘物理检查方法及监测手段、内瘘穿刺相关并发症及其应急处理措施、两种以上穿刺方法、使用套管针穿刺。

操作前准备

环境准备

透析治疗室/区应达到GB15982中规定的Ⅲ类环境。

操作者准备

评估患者禁忌症。

查对患者姓名、床号、门诊号及向患者解释操作步骤。

操作者实施手卫生。

物品准备

超声仪、耦合剂、医用橡胶手套、探头专用膜、穿刺针、透析护理包(无菌治疗巾、止血棉球或纱布块、0.5%碘伏棉签、创可贴、胶布)、止血带、抗凝剂、生理盐水。

患者准备

了解穿刺部位皮肤情况、血管通路情况,透析期间有无出血现象。

检查动静脉内瘘: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

操作方法

铺无菌治疗巾,操作者应执行无菌操作。

进行血管超声检查,确定进针点。

先穿刺静脉,后穿刺动脉,动静脉穿刺部位要求如下:

取止血带,扎紧内瘘血管,查看血管走行,确定穿刺部位;

动脉穿刺点距离瘘口3cm以上;

静脉穿刺点与动脉穿刺点距离≥5cm为宜,每次穿刺点与上一次穿刺点间距离应>0.5cm;

从内瘘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阶梯式或扣眼式穿刺,再回到远心端,该步骤反复,应避免定点重复穿刺。

静脉穿刺操作如下:

穿刺前,打开透析护理包、穿刺针外包装,带医用橡胶手套,用生理盐水/抗凝剂预充穿刺针,嘱患者握拳,在穿刺点上方用止血带阻断血管(若内瘘充盈患者无需扎止血带),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到外螺旋式消毒≥10cm直径范围,消毒2遍后待干。

在超声仪探头上涂抹耦合剂,并戴好超声仪探头专用膜后用生理盐水沾湿,将超声仪探头置于穿刺点上方,确定超声仪探头位置与屏幕的马克点相一致,观察所穿刺血管走形,周围毗邻关系,保持血管位于屏幕中央,穿刺方向一致,通过横切、纵切的方式了解血管管径粗细、走向、深度。

根据患者血管情况选择穿刺方法:

平面内法:将目标区域固定至超声屏幕中部,固定探头位置,将穿刺针紧贴沿着探头两端的中心线,以20°~35°的角度(取决于穿刺血管距进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