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孙潇鹏曲柄连杆机构第三节
二、活塞环具有弹性的开口环,分为气环和油环。平均寿命:6万公里
二、活塞环(一)气环1、作用(1)密封:保证气缸与活塞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气。(2)传热:将活塞顶部吸收的大部分热量传给缸壁。(3)辅助刮油、布油
二、活塞环(一)气环2、工作条件高温、高压、高速(径向、轴向)、极难润滑。气环切口
二、活塞环(一)气环3、活塞环的间隙(1)端隙(开口间隙)Δ1:是活塞环装入气缸后开口处的间隙。一般为0.25mm~0.50mm。Δ1
二、活塞环(一)气环(2)侧隙(边隙)Δ2:是环高方向上与环槽之间的间隙。第一道0.04mm~0.10mm;其它气环0.03mm~0.07mm;油环一般侧隙较小,0.025mm~0.07mm。(3)背隙Δ3:是活塞环装入气缸后,活塞环背面与环槽底部的间隙。通常为0.5mm~1mm。Δ2Δ3
二、活塞环(一)气环
二、活塞环(一)气环4、材料与表面处理合金铸铁(优质灰铸铁+铜、铬、钼等);球墨铸铁钢片环粉末冶金的金属陶瓷、聚四氟乙烯第一道环:镀多孔性铬其余环:镀锡、磷化、喷钼
二、活塞环(一)气环5.气环的密封原理(1)第一密封面的建立:活塞环弹力的作用。环在自由状态下,环外径>缸径,装缸后在其弹力P0作用下与缸壁压紧,形成第一密封面。第一密封面P0
二、活塞环(一)气环5.气环的密封原理(2)第二密封面的建立:活塞环在运动时产生惯性力Pj,与缸壁间产生摩擦力F,以及侧隙有气体压力P1,在这三个力的共同作用下,使环靠在环槽的上侧或下侧,形成第二密封面。PjFP1第二密封面V
二、活塞环(一)气环5.气环的密封原理(3)气环的第二次密封:窜入背隙和侧隙的气体,使环对缸壁和环槽进一步压紧,加强了第一、二密封面的密封。
二、活塞环(一)气环气环的密封原理1-第一密封面;2-第二密封面;PA-第一密封面的压紧力;PB-第二密封面的压紧力;P-气缸内气体压力;P1-环侧气体压力;P2-背压力;P0-环的弹力;Pj-环的惯性力;F-环与缸壁的摩擦力
二、活塞环(一)气环5.气环的密封原理(4)气环的布置开口位置相互错开成“迷宫式”;在保证密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气环数目。
二、活塞环(一)气环6、气环的切口(0.25~0.80mm)形状:直角形(a):工艺性好,密封性差。阶梯形(b):密封形好,工艺性差。斜口形(c):介于上二者之间。带防转销钉槽形(d):用于二行程发动机。
二、活塞环(一)气环7、气环断面形状形状特点示意图矩形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易于生产、应用面广。扭曲环断面不对称,受力不平衡,使活塞环扭曲。锥面环减少了环与气缸壁的接触面,提高了表面接触压力,有利于磨合和密封。梯形环加工困难,精度要求高。桶面环外圆为凸圆弧形。
二、活塞环(一)气环气环断面形状
二、活塞环(一)气环(1)矩形环:断面为矩形优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易于生产,与缸壁接触面积大,散热好,应用最广。缺点:矩形环随活塞往复运动时,会把气缸壁面上的机油不断送入气缸中。这种现象称为“气环的泵油作用”。
二、活塞环(一)气环(2)锥形环:断面呈锥形1)特点:在环的外圆工作面上加工一个很小的锥面(0.5°~1.5°),减小了环与气缸壁的接触面(线接触),提高了表面接触压力,有利于磨合和密封。活塞下行时,便于刮油;活塞上行时,由于锥面的“油楔”作用,能在油膜上“飘浮”过去,有布油作用,可形成楔形油膜,减小磨损。
二、活塞环(一)气环2)安装:(不能装反,否则会引起机油上窜)锥角朝下(在环端有向上或TOP等标记)传热性差,常装在第二、三道环槽上
二、活塞环(一)气环(3)扭曲环:将矩形环内圆上方或外圆下方切成台阶或倒角,断面呈不对称形状。内切环:在环的内圆部分切槽或倒角。外切环:在环的外圆部分切槽或倒角。
二、活塞环(一)气环扭曲原理当活塞环装入气缸后,由于断面不对称,产生不平衡力的作用,使活塞环发生扭曲变形。(环受到压缩产生弯曲变形,断面中性层以外产生拉应力、中性层以外产生压应力,矩形环由于中性层内外断面不对称,使F和F不在同一平面内,从而形成力偶M,在力偶的作用下,活塞环发生微量的扭曲变形。)
二、活塞环特点及安装特点A、具有锥形环的特点线接触,改善磨合和密封。活塞上行时,扭曲环在残余油膜上浮,可以减小摩擦,减小磨损。活塞下行时,则有刮油效果,避免机油烧掉。B、减小了泵油作用由于扭曲环在环槽中上、下跳动的行程缩短,可以减轻泵油的副作用。C、作功行程环不再扭曲,两个密封面达到完全接触,利于散热。
二、活塞环特点及安装安装(广泛应用于第2道活塞环槽上,必须注意断面形状和方向。)(内上切扭曲环装入第一道环槽,外下切扭曲环装入第二、三道环槽。)内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