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2017年煤炭经济研究获奖优秀论文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2017年煤炭经济研究获奖优秀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其经济研究对于国家能源战略的制定和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7年煤炭经济研究为背景,对煤炭产业的经济效益、市场供需、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我国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包括煤炭产业概述、煤炭产业经济效益分析、煤炭市场供需状况研究、政策环境对煤炭产业的影响、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结论。通过对煤炭产业的经济研究,揭示了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前言: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煤炭需求量不断增加,煤炭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煤炭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市场供需失衡等。因此,对煤炭经济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推动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7年煤炭经济研究为切入点,从多个角度对煤炭经济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动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煤炭产业概述
1.煤炭产业的历史发展
(1)煤炭产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开始利用煤炭作为生活燃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煤炭的开采和使用逐渐从民间走向规模化生产。在秦汉时期,煤炭的开采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煤炭成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唐宋时期,煤炭的开采和使用进一步扩大,煤炭产业开始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进入明清时期,煤炭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煤炭开采技术不断进步,煤炭产量大幅增加,煤炭市场逐渐形成。这一时期,煤炭不仅是民用燃料,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如冶金、陶瓷、纺织等行业。煤炭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为近代工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3)20世纪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煤炭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煤炭产业的投入,煤炭开采技术不断革新,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煤炭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障。在此期间,煤炭产业还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如煤炭企业改革、煤炭市场体系建设等,为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煤炭产业的现状及特点
(1)目前,我国煤炭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据统计,2019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39.7亿吨,占全球煤炭总产量的57.7%。在消费方面,我国煤炭消费量同样位居全球首位,2019年煤炭消费量约为47.5亿吨,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55.8%。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逐年下降,但煤炭仍是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山西省为例,作为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均位居全国前列。2019年,山西省煤炭产量达到6.5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6.5%。同时,山西省煤炭消费量也达到2.1亿吨,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4.4%。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煤炭在山西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煤炭产业的现状还表现在煤炭资源的分布和开采方式上。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和东北三大区域。其中,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四个省份。在开采方式上,我国煤炭产业已从传统的手工开采逐步过渡到机械化、自动化开采。以神华集团为例,神华集团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煤炭生产基地,采用现代化的露天开采和井工开采相结合的方式,年产量达到1亿吨以上。
然而,随着煤炭开采的深入,煤炭资源的开采难度逐渐加大,煤炭开采成本不断上升。据统计,2019年,我国煤炭开采成本平均为每吨200元,较2010年增长了约30%。此外,煤炭产业在环保方面也面临着巨大压力。煤炭开采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3)在市场供需方面,我国煤炭产业呈现出供需平衡、结构优化的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煤炭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但整体仍保持稳定。在供应方面,我国煤炭产能过剩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煤炭产量与市场需求逐渐趋于平衡。以2019年为例,我国煤炭产量较2018年增长约3%,而煤炭消费量增长约1.5%,供需关系得到改善。
在煤炭产业结构优化方面,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发展清洁煤技术和绿色煤炭产业。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