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具体上课时间]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培养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并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培养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将学会如何在遇到侵权行为时,运用法律知识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使学生理解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明白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例如,通过讲解法律如何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让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依法维权的方法:教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如向相关部门投诉、寻求法律援助等。例如,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在遭受侵权时,如何正确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包括:
-法律条款的理解: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法律条款可能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例如,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具体条款时,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具体含义。
-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如何平衡自己的权利与他人的权利。例如,讲解在依法维权时,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难点。具体包括:
-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培养:学生可能只知道自己的权利,而忽视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权利与义务的实际例子,如遵守交通规则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引导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
-法律程序的认识:学生可能对法律程序缺乏了解,不知道如何依法维权。通过模拟法庭或法律咨询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程序,理解依法维权的过程和步骤。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法律条款的电子文档,以及依法维权的案例分析视频。
3.实验器材:无需特殊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每组配备白板和便签纸,便于学生记录和分享讨论成果。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开场: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个新的内容——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你们知道法律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规范。那么,我们作为公民,应该如何遵守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分组阅读:请同学们分成小组,阅读教材中的案例,思考以下问题:案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依法维权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学生分享:请各组代表分享你们的阅读成果和思考。
-教师点评并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依法维权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掌握法律知识,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就能克服困难,实现公平正义。
3.知法守法
-讲解法律定义:同学们,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它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讨论法律遵守: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遵守法律?
-学生分享
-教师点评并总结: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4.依法维权
-讲解维权方法:同学们,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如何依法维权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依法维权的方法包括:向相关部门投诉、寻求法律援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
-案例分析:请同学们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讨论主人公是如何依法维权的?
-学生分享
-教师点评并总结:依法维权需要我们掌握法律知识,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
5.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讲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同学们,权利与义务是相互关联的。我们享有一定的权利,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