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劳动作文之劳动合同法82条案例.pdf
文件大小:806.11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1.95万字
文档摘要

劳动合同法82条案例

【篇一: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

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

1、竞业限制、违约金、经济补偿金、解除劳动合同、欠薪

案例:

王某于2006年10月9日与某电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被聘为技术

员,聘期两年。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竞业禁止:合同解

除或终止后,王某三年内不得在本地区从事与该公司相同性质的工

作,如违约,王某须一次性赔偿电脑公司经济损失10万元。因电脑

公司拖欠王某2007年9月、10月两个月的工资,2007年11月15

日,王某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补发两个月工资,给付经济补偿金;确认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约

定条款无效。你认为该案件应当如何判决?

分析: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

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用人

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

动报酬。在劳动者已履行劳动义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

同约定的数额、日期或方式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

位解除劳动合同,并且用人单位要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

金的支付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在该案例中,用人单位没

有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因此,

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所欠付的劳动报酬,

并支付延期支付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竞业限制是指负有特定义务的劳动者在任职期间或者离任后的一定

期间内,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的企业同类性质的行业,

不得泄露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为了

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限制恶意竞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

二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签订竞业

禁止条款。同时,根据竞业限制的规定,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

关系的竞业限制期间将不能利用自己比较占优势的从业技术进行劳

动,从而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竞业禁止这种对劳动权能的限制,

必将导致劳动者竞业禁止期间收入的降低,往往会造成劳动者生活

质量的下降。为了保障劳动者竞业禁止期间的生活质量,《劳动合

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对经营限制的适用主体、行业范围、

时间范围、区域范围、经济补偿、违约金等都进行必要的合理性限

制。因此,竞业禁止对用人单位来说,其应当支付竞业禁止劳动者

在竞业禁止期间的经济补偿金,并在与劳动者约定竞业禁止条款时,

对竞业禁止劳动者的主体范围和保密事项范围、竞业禁止的地域范

围和竞业禁止年限进行合理的限制。否则,用人单位不约定竞业禁

止经济补偿金或不实际支付该经济补偿金的,竞业禁止约定条款对

劳动者无效。在该案例中,用人单位尽管与劳动者约定了竞业限制

条款和违反竞业限制劳动者应当支付违约金的条款,但是,由于用

人单位并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因此,

该竞业限制义务就终止,即劳动者无需支付违约金。因此,根据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该案例中,劳动者解

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拖欠的工资、延期支付工资的经济补

偿金、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同时,竞业禁止条款对劳动者不

具有法律约束力。

2.违约金

案例: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如果该用人单位与

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是6个月,试用期内的月工资为1000元,试用

期满后的月工资为1500元,如果劳动者在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完成

了6个月的试用期工作,而且用人单位按照合同规定支付了试用期

的全部工资,那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期限是否合法?

如果违法,用

人单位与劳动者最多可以约定试用期的期限为多长?用人单位实际

应当承担的成本为多少?

分析: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按照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因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最多可以约定二个

月的试用期。

劳动者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6个月的试用期,,其中4个月是违法

试用期,那么用人单位除了不能索回劳动者已经获得的6个月的试

用期工资6000元外,还必须按照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标准1500元,

再向劳动者赔偿这4个月的工资6000元。

3.如实告知义务

案例:

王某到某公司应聘填写录用人员情况登记表时,隐瞒了自己曾先后

2次受行政、刑事处分的事实,与公司签订了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

事隔3日,该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