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专题09 中外民主与法治(测试)(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2.24 M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1.31万字
文档摘要

PAGE12/NUMPAGES12

专题09中外民主与法治

(试题分值:60分测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1分,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有学者认为:百日维新时期,光绪帝名义上“亲政”,实际上却“上制于西后,下壅于大臣,不能有其权,不能行其志”,除有限的事权外,在变法决策上仍严重受制于慈禧。据此可知,材料强调百日维新的失败在于

A.群众基础薄弱 B.守旧派势力过于强大

C.变法方案激进 D.维新派没有掌握实权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上制于西后,下壅于大臣,不能有其权,不能行其志”并结合所学可知,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名义上“亲政”,但实际上受慈禧太后和大臣制约,无法真正决策和推行变法,体现了光绪帝和维新派未掌握实权,导致改革措施难以推行,故选D项;维新变法运动缺乏群众基础,但材料强调的是光绪帝缺乏实权,排除A项;守旧派势力过于强大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材料强调的是光绪帝权力受限,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光绪帝权力受限,未涉及变法方案,排除C项。

2.如图是1911年新建陆军克复南京天保城纪念章,纪念章中间为“陆军”字样,“陆军”外围为湖北军政府的十八星旗。据此可知,“克复南京”指的是

A.南京脱离清朝统治 B.中华民国正式建立

C.封建帝制已经结束 D.护国战争取得胜利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时爆发了辛亥革命,湖北军政府是辛亥革命中起义军建立的革命政权,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胜利的标志,“克复南京”意味着南京被革命力量占领,脱离了清朝统治,故选A项;中华民国正式建立于1912年1月1日,与纪念章时间1911年以及“克复南京”事件不符,排除B项;封建帝制结束的标志是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与题目中的时间和事件不对应,排除C项;护国战争爆发于1915年,时间与题目中1911年不相符,排除D项。

3.请对下列三民主义内涵中的“留白处”(?处)补充完整

内容

民族主义

民生主义

对应内容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思想内涵

推翻清王朝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全国地价,逐步实现土地国有

地位

前提

核心

发展补充

A.民权主义 B.君主专制 C.民主主义 D.民主共和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其内容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故选A项;君主专制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支持君主专制的思想被归类为专制主义,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民主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即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的主义,最本质的含义是“由人民来统治”,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民主共和观念是一种政治理念,强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业,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4.“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出版等自由和权利。……”该材料出自的近代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共同纲领》 D.《论联合政府》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与材料信息相符,故选A项;《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朝政府于1908年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其颁布时中华民国尚未建立,排除B项;《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9月,新中国即将成立之际,与中华民国无关,排除C项;《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1945年4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其颁布时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强调建立联合政府,并未说明国民的权利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

5.某学者指出:“这一制度使共产党和各个党派之间既有集中统一的领导,又有多党之间的团结合作;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能够进行民主协商和相互监督。”“这一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党制度,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