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docx
文件大小:22.3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3.31千字
文档摘要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教材内容紧密围绕高中政治课程的核心目标,以民事权利与义务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民事法律关系,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教学内容涉及民事权利的种类、民事义务的内容以及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学生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践。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理解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升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增强法治思维能力,学会运用法律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自觉维护自身权益,尊重他人权利,促进社会和谐。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民事权利的种类和内容,如财产权、人身权等。

-理解民事义务的内涵,包括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

-学习如何正确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如签订合同、履行合同义务等。

2.教学难点

-区分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界限,例如在财产权与人身权之间的区分。

-理解民事权利的相对性,即权利的行使可能对他人产生义务。

-在实际案例中,分析权利与义务的冲突,如知识产权保护与合理使用之间的平衡。

-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在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权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信息收集义务之间的冲突。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平衡各方利益。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法律与生活》选择性必修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民事权利与义务的案例解析视频、相关法律条文的图表等。

3.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白板或投影仪展示教学内容。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发布预习任务,设计预习问题,监控预习进度。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思考预习问题,提交预习成果。

方法/手段/资源:自主学习法,信息技术手段。

分析与举例:教师可以设计关于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基本概念和案例的预习问题,如“什么是财产权?请举例说明财产权的行使可能带来的义务。”通过预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基本概念,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导入新课,讲解知识点,组织课堂活动,解答疑问。

学生活动:听讲并思考,参与课堂活动,提问与讨论。

方法/手段/资源:讲授法,实践活动法,合作学习法。

分析与举例:在讲解民事权利的种类时,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如分析一起因合同纠纷引起的民事权利争议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模拟法官或律师的角色,体验法律实践。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布置作业,提供拓展资源,反馈作业情况。

学生活动:完成作业,拓展学习,反思总结。

方法/手段/资源:自主学习法,反思总结法。

分析与举例:课后作业可以包括案例分析题,如“分析一起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案例,提出法律建议。”通过拓展资源,学生可以阅读相关法律条文或法律案例,加深对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理解。反思总结环节,学生可以撰写学习心得,讨论自己在法律意识上的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本节课的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效果:

1.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民事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包括民事权利的种类(如财产权、人身权等)和民事义务的内容(如法定义务、道德义务等)。

-学生能够区分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到权利的行使与义务的履行是相互关联的。

-学生能够识别和解释常见的民事权利争议案例,如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等。

2.思维能力提升

-学生能够运用法律思维分析问题,从法律角度审视现实生活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法律概念与具体的生活实例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法治意识增强

-学生能够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维护自身权益的必要性。

-学生能够理解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民事权利,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

4.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签订合同、处理纠纷等。

-学生能够在模拟法庭或角色扮演活动中,提高法律实践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提高职业素养。

5.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