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片面共同犯罪的概念及争议综述》1800字.docx
文件大小:16.8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1.62千字
文档摘要

片面共同犯罪的概念及争议综述

(一)片面共同犯罪的概念

片面共同犯罪,又称“片面共犯”,是与“全面共犯”相对的称呼,即本身具备和别人相同的犯罪故意,帮助别人一起实施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而行为人不清楚自己正与别人一起实行不法行为。在全面的共犯中共犯故意相同,片面的共犯也具备两种认识和意志因素。与共同犯罪不同的是,这种故意是一种单向性故意,即仅仅有一方具有就可以了。在传统的共同犯罪理论中强调“共同”二字,且主要对“共同的意思联络”有特殊的强调,何种意思联络在传统理论中主要体现为一种“事前”的意思联络,但在片面共同犯罪中并不要求这种“事前”的意思联络,或者说,将意思联络概括地解释为仅仅需要行为上的联络即可。

正是因为其特殊之处,才称之为“片面”共犯。在客观方面,一人对共同犯罪的知晓与另一人的不知晓是形成片面共犯的主要前提,片面共犯的三种类别全部以此为前提,即片面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实行犯。

据此,关于片面共同犯罪定义,可以这样表述:一方出于共同的犯罪故意,暗中帮助并不知悉的实行犯,分别片面共同和单独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其构成条件是:①作为片面共犯一方必须是帮助犯且实际实施了危害社会的帮助行为;②片面共犯与实行犯的主观方面均是内容相同的直接故意;③片面共犯的犯罪故意和行为在实行犯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不为其所知悉。可以说“片面共犯”与“全面共犯”本质上的差异即在于在犯罪中的行为人是否对于此时是共同行为的一种认识的区别。

(二)片面共同犯罪中的争议

片面共犯理论并非我国刑法理论的产物,而产生于大陆法系中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相博弈的理论背景之下。现如今具有两种不同学说。第一,犯罪共同说是强调犯罪对法益的侵犯,就要求共同犯罪必须是基于共同故意,对同一个法益实施共同的侵害行为,所以其否定片面共同犯罪。第二种则是行为共同说,其关注每个行为人个体的主观恶性,认为共同犯罪是多个行为人各自恶性的共同体现,各行为人可以各自具有不同的犯罪故意,所以不难看出,该学说肯定片面共犯的存在。

《片面共同犯罪肯定说》陈鸿

但是在我国,这种观点是否也能使用,由于我国刑法中暂时没有有关该问题的明文规定,自然对片面共同犯罪也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是以主客观相统一理论为基础的,并且我国刑法理论渊源之中也并无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之争,所以不能运用这些理论学说来论证片面共同犯罪在我国是否适用。

关于共同犯罪体系,我国与其他国家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最典型的是日本,《论我国片面共犯的立法构建》潘杏琼

《论我国片面共犯的立法构建》潘杏琼

1.片面共同犯罪全部肯定说

片面共同犯罪肯定说认为,在共同犯罪中,行为人不需要具有相同的犯罪故意,即片面犯罪肯定说不强调“共同的犯罪故意”,行为共同理论中,每一个人经由别人的违法行为来完成本人犯罪。依照该理论,能够将共同关系拆开研究,能够使每个个体的行为作为他人的共犯来认定。共同犯罪的处罚能够依据行为共同理论进行全面合理的规范。

2.片面共同犯罪全部否定说

片面共同犯罪否定说认为,在共同犯罪中,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同的犯罪故意,即共同犯罪中不存在“片面”一说,并且,在共同犯罪中不存在“共同过失犯罪”共同犯罪指且仅指具有相同犯罪故意的“共同故意犯罪”。像这样仅仅具备行为上的共性是无法构成共同犯罪的。根据犯罪共同说,行为人彼此之间沟通、协作完成同一犯罪,不得将其拆分开分别判定。如果只是一方采取共犯行为,没有相互沟通、配合的过程,就不能按照共同犯罪的规定对其进行评价。

3.片面共同犯罪部分肯定说

这种观点认为,片面共同犯罪只能在某一种情况下存在,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意思联络是构成共同犯罪的重要条件之一,无论是具有全部意思联络的共同犯罪还是具有片面意思联络的片面共同犯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都应当认定为其具有主观上的意思联络,从而在我国的法律背景下,为司法机关追究行为人责任时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