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形成和发展的概况,分析了地铁综合监控系
统应用于地铁交通系统中的效果和好处,以期可以为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进步提供借鉴。
标签: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形成;发展
一、前百
目前,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被广泛运用在我国各大城市的地铁交通系统中,拥有了地
铁综合监控系统之后,地铁的运行显得更加有保证,所以,探讨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形
成与发展非常有意义。
二、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的发展经历了混合半自动化监控系统、分立半自动化监控系统和
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1、混合半自动化监控系统
最早期的地铁运营管理,是以人工为主的监控系统。由于特定时代的技术局限
性,供电、通信、信号等专业的监控管理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操作者与管理者之间的
通信联系,多以电话方式进行。早期地铁的运营管理起点水平较低,效率较差,运
营、站务和s?备运转还没有实现自动化。
2、分立自动化监控系统
该系统的出现,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发展到一个全新水平的标志。随着计算机
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时期的自动化监控系统,一般都按照系统的控
制功能、控制对象、控制范围、控制特点或根据操作管理上的分界,将全线系统划分
为若干专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按照自身的技术特点,程度不同的应用了计算机技
术、网络技术,建立了各自独立的计算机自动化系统。
3、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综合监控系统的本质是轨道交通各专业自动化系统采用统一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平台。无论是电力监控还是机电设备监控,无论是行车调度监控还是通信监控,都建
立在一个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上,由一个统一的软件体系结构支撑。综合监控系统
遵循两级调度和三级控制的机制。整个综合监控系统分为中央综合监控系统、骨干
网、车站综合监控系统和前置接口。这样就可以实现轨道交通全线各专业资源共享,
信息互通。
目前使用的这些监控系统,由于受到当时技术发展水平、企业管理及固有观念和就
业政策等多方面的限制,大都采用独立设置的系统设备,通过本系统纵向的控制链路,
各系统独立监控,完成本系统的监控功能。但存在着系统资源重复配置、信息交换不便
及建设、运营、维护费用较高等缺点。为解决系统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减少业务
流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减轻运营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自动化水准和管理现代化;减少工程投资和维护成本,实现高性能价格比;达到提
高运营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等目的,国外许多城市轨道交通都开始
向多系统集成、综合监控方向发展。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快速交换网络技术的迅速发
展以及大型数据库的成熟运用,为综合监控系统的采用和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支持,
将使综合监控系统能够得以普及和推广。IMS(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先进
的控制系统,其可靠性、灵活性和使用功能正逐步发展完善。IMS最早起源于国外的机
场航空管理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用比较典型的实例有新加坡地铁东北线和香港地铁
机场线。在我国随着此项技术的不断成熟、地铁运营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管理理念的
不断更新,采用综合监控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必定会越来越多。深圳地铁早在上个
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综合信息系统,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和种种原因,未能得以实
施;广州地铁3号线率先在国内实施了综合监控系统,称之为主控系统。早期能够开展
IMS设计和供货的厂家大都为国外公司,目前国内做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开始涉
足这一领域,借助广州地铁3号线项目,必将能够积累一定的经验,为最终实现国内自
主完成IMS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综合监控系统结构模式分析
在地铁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中相互联系比较密切的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行车调度监控
系统、电力监控系统、车站设备监控系统、防灾报警系统。综合国内地铁的实际情
况,目前地铁交通监控系统构成主要可有以下几种:
1、各自分散独立设置的监控系统
2、行车调度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车站设备监控系统、防灾报警构成综合监
控系统,其余的独立,各成体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调度自动化管理水平,将各类监控系统数据
信息共享,采用综合监控系统是大势所趋,是今后的设计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综合监控系统与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