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GNSS掩星数据产品类型及分级 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329.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5.16千字
文档摘要

《GNSS掩星数据产品类型及分级》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国家标准委发布的2024年国家标准计划项目之一,项目计划编号为T-416。

国家标准计划《GNSS掩星数据产品类型及分级》由中国气象局提出,全国卫星气象与

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47)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国家

卫星气象中心牵头起草。编制时间为2024年8月至2025年11月。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

本项目的计划要求为2025年6月前完成征求意见稿,2025年10月完成送审稿,2025

年11月完成报批稿。

2.制定背景

随着GNSS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气象、航空、海洋等领域,准确、高效的GNSS

掩星数据产品对于推动技术和产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标准化可以优化数据的生产、

传输和应用流程,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GNSS掩星数据产品在防灾减灾、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标准

化可提升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GNSS掩星技术研究和应用经验,为标准

制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制定“GNSS掩星数据产品类型及分级”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不仅对经济、社会和生态

效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当前产业发展条件下具备充足的可行性。

3.起草过程

编制任务下达后,由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牵头成立了编制组。

本标准是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作为标准的负责编制单位,

成立标准编制组,完成了国际标准起草协调工作。

2024年8月~2025年4月,编制组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包括国内外的有关现有标准,

以及GNSS掩星数据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完成了标准草案。

4.协作单位

本标准的协作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

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中国人民解放军61540部队。

5.标准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项目组成员包括技术人员和标准化专业人员。本标准由编制组人员完成了标准编制以及

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标准编制组人员组成和分工见表1。

表1编制组人员分工

姓名单位任务分工备注

总体协调与标

1.鲁文强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准编制

2.孟祥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准编制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

3.刘艳标准编制

中心

4.杨光林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标准编制

5.廖蜜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标准编制

6.郭鹏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技术支持

7.杜晓勇中国人民解放军61540部队标准化支持

二、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1、本标准编制原则如下:

(1)系统性原则

本标准编写的内容形成有机整体,各部分相互协调。

(2)统一性原则

本标准编写过程中技术内容与当前国家标准和相关标准协调统一,避免矛盾或重复。

(3)协调性原则

本标准平衡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确保标准各方利益均衡。

(4)可操作性原则

标准明确具体,便于理解和只写。术语清晰,步骤详细,避免模糊不清。

(5)开放性和透明性原则

鼓励各参与方(专家、行业代表、政府机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