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评课稿范文(4篇)
地震评课稿范文(精选4篇)
地震评课稿范文篇1
9月17日下午第三节课,我们在三楼微格教室聆听了龚老师执教的《火山和地震》这一课,我感到这节课是一节好课,是一节真真实实的、对于我们每个科学老师来说确确实实能起到示范作用的科学课。
首先我来说说龚老师吧,龚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亲切、流畅,板书工整、有条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条不紊,教学基本功扎实。
其次,在本节课中,龚老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火山和地震现象,离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龚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替代抽象、枯燥的课本,以解决无法跨越的时空限制,将宏观的地球浓缩进教室;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眼前;把复杂的地壳运动、变得集中、具体和形象,这样,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再次,龚老师采用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等形式,不但使学生对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的成因从表象认识建立到概念的高度,而且使学生在观察、合作交流、整理信息、科学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两个细节要注意:
1、酒精灯加热的方法要指导一下。
2、大屏幕上的课题“火山与地震”,应为“火山和地震”。
地震评课稿范文篇2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儿子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整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父爱,所以我在教学中,力图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中,珍视学生独特体验,感受信任的力量,父爱的伟大,让课堂充盈着人性的光辉,流溢着生命的色彩!
1、浓浓的父爱情满课堂:
这篇课文读了让人感动,大地震悲情的发生却有了喜剧性、奇迹般的结局,尽管过程固然艰辛,让人不禁为故事中父亲为救儿子饱含那深沉的爱折服。牛老师在教学设计时,紧紧把握了课文内容的这条情感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课文中最能体现父爱之情的精彩描写有层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进父亲,以情体会父爱之情,以心感受父爱之心。一堂课的教与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一遍遍深情的朗读在教室里回荡,“为了找到儿子,他不顾别人的劝阻,8小时过去了,就在挖的时候,会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次次读文后的想象、感悟在学生心中荡漾,整个课堂是真情是父爱。
2、读出感受而不是致力于分析:
以往的教学中,很容易走进分析的误区,为了了解父亲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总要把父亲的行为掰开来不厌其烦地分析,致使课文内容支离破碎。在本课教学中,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品读文句,以读促思。课堂回放:师:“没人再来阻挡他”。同学们把这句话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生:我知道了有人曾经来劝阻过他。)(生: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师:他们是怎么说的呢?我请三个同学分别来读一读他们的话师:父亲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我再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有感情朗读)师:面对所有人的劝阻,父亲只回答: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上面的过程教师关注了文本,从“8小时”回到前文,回到地震险情发生后,父亲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在废墟里不停地挖掘的情景中,学生通过读众人劝解的语言,品味到父亲的坚韧,学生通过读父亲的同一句话“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感悟到父亲的执着,这里没有分析,没有过多地讲解,只有读。如果这部分学生读得充分一些,课堂效果会更好。
3、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文本的语言现象
从导入到学文,授课教师都十分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如开课伊始,牛老师和学生聊:“说到地震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然后看图片谈感受。在教学进程中,老师关注文本的语言现象,能够抓住语言文字进行训练,尤其在指导朗读时,把课文的段落改成诗歌的形式,让学生感情朗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地震评课稿范文篇3
这是一堂竞赛讲课,在二十九小的大教室中,何智荣老师给我们演示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听了之后,自己的体会很深。下面我就说说我听了这堂课的感受。作为一堂精彩的竞赛讲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首先,何老师的师范技能很全面,教姿教态很好。无论是板书中的粉笔字,还是朗诵中普通话,都让我羡慕不已,也暗自惭愧,暗暗下决心,大学我一定要好好把师范技能练好。在整节课中,何老师大力的“扬”自己的普通话,这是他的长处,他把它发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