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河流专题核心考点深度解析与备考攻略.doc
文件大小:524.5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1.14万字
文档摘要

河流专題

一、河流的形成和发展

在地球的演变历程中,出現过多次陆地板块的分离和碰撞,对应发生过多次的陆海变迁。在不一样地质年代的河流,各有其形成、发育、衰退和消灭的过程。喜馬拉雅山在新生代第三纪中期的崛起,导致我国出現西高东低的地势,从而形成我国大部分河流由西向东的流向。又通过相称長期的演变,到第四纪在东部形成广大冲积平原,才出現当今重要河流的雏形。不一样地区的自然环境塑造了不一样特性的河流,同步,河流的活动也不停变化着与河流有关的自然环境。当外部的自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時(例如:剧烈的地质活动、气候上的突变等),河流自身的走向、形态或径流会出現较大的变化,导致新的河流发育形成,原有的河流衰退甚至消灭。

二、河流特性及成因分析

对河流特性的描述是高考考察的重点。

河流水文特性包括水量、水位、汛期、含沙量、有无結冰期、凌汛、水能;

河流水系特性包括河流長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

河流水系特性和水文特性考察方向有三个,一是建立的水系水文特性基础上的河流与区域的识别;二是不一样区域河流特性的描述与比较;三对详细河流水系水文特性进行成因分析。

(一)河流水文特性

1径流量

(1)径流量的大小---------取决于五方面:第一,降水量的多少;第二,流域面积的大小;第三,干流的長度;第四,支流的多少;第五,蒸发量的大小

以大气降水為重要补給来源的河流水量重要取决于降水的多少,以高山冰雪融水為重要补給来源的河流重要取决于气温的高下。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或小,若大的话,汛期在什么季节(春汛、夏汛、冬汛)。

2、河流含沙量的大小,重要取决于地形、植被覆盖率、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

3、結冰期与凌汛:重要与气温有关。最冷月均温不不小于0℃有結冰期,若河流同步又是从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则还会有凌汛現象。

4、流速--------湍急、大、急

5、水能--------大小取决于高差的大小和水量的大小。

(二)河流水系特性

1、河流的長度和流向

2、流域面积大小

3、支流的多少及其長短和分布(对称的、向心的、辐射的)-------地势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因此,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例如,下图為四川盆地的等高线及河流分布图,从图中可以发現,盆地周围海拔高,等高线闭合,河流由周围向盆地中部汇聚,形成向心状水系。

4、地上河(河道平直、弯曲、地上河)

5、入海口(有无入海口)

6、河流与否弯曲

补充:河流流向的判读

1、根据河流名称判断

这种判断措施的应用基于平時对世界河流的分布及流向的识记,可用于熟悉的河流流向的判断,例如:長江、黄河和尼罗河、亚馬孙河、恒河、刚果河、墨累----达令河、密西西比河。

2、根据河谷地貌形态判断

一般状况下,在河流上游,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蚀作用如下蚀和溯源侵蚀為主,使河流不停加深延長,因此,在此形成的河谷重要是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形;到了河流中下游,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U”形;在河流的入海口,往往由于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形成“喇叭”形河口三角洲。抓住河谷及河口处地貌特性,根据从“v”形→“U”形→“喇叭”形来判断河流流向。

3、根据堰塞湖形成位置判断

运用这种措施首先得理解堰塞湖的形成------河流被外来物堵塞而形成的湖泊(常由山崩、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和流动沙丘等导致);既有堰塞湖的一侧是河流上游。

例:8月7曰晚至8曰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起泥石流灾害,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泥石流堵塞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部分县城被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读图回答图中河流流向最有也許是:

A.自西向东流B.自东向西流C.自东南向西北流D.自西北向东南流

答案:D

4、時令河河水流向的判断

時令河既季节河,此类河流重要分布于内陆沙漠或沙漠边缘,是雨季時雨水汇流成河,一般越向下游水量越少,在旱季時流量变小甚至干涸只留河床,随季节消失的部分在地图上用虚线画出。我国著名的時令河是塔里木河,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内。河流由实线向虚线流。

图中:虚线為旱季消失的河流下游;实线為河流上游。

5、根据河谷的宽窄判断

一般而言,河流上游比河流下游河谷要窄些。绘图時用细线表达窄河谷、粗线表达宽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