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白先生的作品
著作书目
《旧梦》(诗集)1924,商务《邮吻》(诗集)1926,开明《旧诗新话》(诗论)1928,开明
《白屋说诗》(诗论)1929,上海大江书铺;1958,作家《白屋文话》(杂文)1929,世界《再
造》(诗集)1929,开明《丁宁》(诗集)1929,开明《卖布谣》(诗集)1929,开明《秋
之泪》(诗集)1930,开明
《白屋书信徐蔚南编》1932,上海大夏书局《中国文学史》1933,上海大江书铺《文字学
概论》1933,上海大江书铺《故事的坛子》(散文)1934,上海黎明书局《白屋遗诗》(旧
诗)1935,开明
《中诗外形律评说》(理论)1943,中国联合出版公司
《鲁迅郭沫若刘大白郁达夫四大家诗词钞》1950,上海秀州出版社《刘大白诗选》(诗集)
1958,人文《刘大白精选集》1970,台北宏业书局《刘大白文集》1977,台北大汉出版社《刘
大白选集》1981,香港文学研究社《刘大白诗集》1983,书目文献《五十世纪中国历年代
编》1929,商务
代表诗作
刘大白的第一部诗集《旧梦》,印刷装订粗糙,错误百出。全书从左往右横排,四十开狭长
本,500页订成厚厚的一册,封面灰色,刘大白很不满意。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
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
学执教数十余年。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
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二十
年代,他曾莅校考察并讲学。
其作品:《旧梦》《卖布谣》等
生平简介
1880年10月2日,刘大白出生在一个山明水秀的桃源之乡,这就是浙江省会稽县(现绍兴)
平水村。刘大白青少年时姓金,原名金庆,字“刘大白”
伯贞,号清斋。1895年,刘大白第一次离开了家乡,赴杭州考科举,得过优贡生,还曾膺
拔贡于入京谒选,正在这时恰逢其父病亡,才没成功。刘大白成年后,曾任绍兴师范学堂和
山会小学教员,于1910年2月结束了故乡看云听水的生活和学堂教书生涯,去北京谋职。
刘大白在京谋职未成,决定乘船离京,从海道南归。回到绍兴后,和清末老同盟会会员,光
复会会员王世裕合编《绍兴公报》,并且与好友任瘦红在该报共事一年多。1913年,刘大白
东渡亡命日本,在日本东京期间,刘大白加入“同盟会”,1915年公开发表反对卖国的二十
一条条约的文章,受到日本警视厅的监视,又不得不离开东京,转赴南洋,先后受到过新加
坡、苏门答腊等地,在那些地方应当地华侨学校的聘请,教授国文,为时有一年多。直到
1916年6月,袁世凯称帝失败而身亡,刘大白才得以能从南洋回国,定居在杭州皮市巷三
号,在《杭州报》任职谋生。1920年6月,刘大白从杭州回绍兴之后,他往返于杭州、萧
山、绍兴等地,先后在崇文、安定、春晖等中学任教。在1921年至1922年这两年中,刘
大白写了许多新诗和随感,发表在《民国日报·觉悟》上,新诗署名刘大白,随感暑名汉胄
或靖裔。刘大白的新诗中有不少是涉及底层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的。1924年,刘大白加入
以柳亚子为首的新南社,同年,他加入文学研究会上海分会。1924年3月,刘大白的第一
部诗集《旧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共收五百九十七首诗,列入“文学研究会丛书”之
一,陈望道、周作人为诗集作序,这是刘大白在1919年—1922年新诗创作全盛时期的作品,
在刘大白的新诗集中,基本上有三种类型的诗,一种是抒情诗,还有一种是说理诗,再有是
具有平民思想的诗。
刘大白
1929年9月,刘大白把《旧梦》完全打散,“剔除了些,添补了些,移动了些,订正了些”,
重新斟酌组合,“把撕碎了的《旧梦》,做成现在的——《丁宁》、《再造》、《秋之泪》、《卖布
谣》”4本诗集。上海开明书店分别于1929年9月至1930年1月出版了这4本新诗集。1930
年前后,刘大白出版了多种学术著作:1928年5月,《旧诗新话》作为黎明社丛书之一种由
上海开明书店初版;1929年7月,《白屋说诗》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1929年8月,《白屋
文话》由上海世界书局初版;1929年12月,《五十世纪中国年表》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
成稿于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字学概论》、《中诗外形律详说》等也在其逝世后
印行于世。
《旧诗新话》共有六十篇诗话,前四十五篇作于1926年以前,可以说是为文学革命“呐喊”
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