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强夯法施工高速铁路路基基底加固课件.ppt
文件大小:7.04 MB
总页数:35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4.64千字
文档摘要

夯锤地面挤压土体隆起夯击能冲击力冲击波冲切上部土体结构破坏形成夯坑挤压周围土体2.强夯法加固机理某工程测得的单点夯夯坑夯沉量及周围地表隆起情况2.强夯法加固机理对非饱和土地基压密过程基本上同实验室中的击实实验相同,挤密振密效果明显。对饱和无粘性土地基土体可能会产生液化,其压密过程同爆破和振动密实的过程相同。对饱和粘性土地基产生超孔压,并且逐渐消散,地基土固结,孔隙比减小,强度提高。2.强夯法加固机理三种加固机理动力密实加固多孔隙、粗颗粒、非饱和土动力荷载减小土孔隙,提高强度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土体固结分为整式置换和桩式置换加密、碎石墩置换、排水的组合处理细颗粒饱和土局部产生裂缝,增加排水通道动力固结动力置换2.强夯法加固机理动力密实冲击型动力荷载,使土体中的孔隙减小,土体变得密实,从而提高地基土强度。非饱和土的夯实过程,就是土中的气相被挤出的过程,其变形主要是由于土颗粒的相对位移引起。实际工程表明,在冲击动能作用下,地面会立即产生沉降,一般夯击一遍后,其夯坑深度可达0.6~1.0m,夯坑底部形成一层超压密硬壳层,承载力可比夯前提高2~3倍。非饱和土在中等夯击能量1000~2000kN·m的作用下,主要是产生冲切变形,在加固深度范围内气相体积大大减少,最大可减少60%。2.强夯法加固机理动力固结巨大的冲击能量在土中产生很大的应力波,破坏了土体原有的结构,使土体局部发生液化并产生许多裂隙,增加了排水通道,使孔隙水顺利逸出,待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体固结。由于软土的触变性,强度得到提高。2.强夯法加固机理Menard首次对传统的固结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饱和土是可压缩的新机理。饱和土的压缩性:进行强夯时,气体体积压缩,孔压增大,随后气体有所膨胀,孔隙水排出的同时,孔压就减少。产生液化:土体中气体体积百分比为零时,就变成不可压缩的。相应于孔隙水压力上升到覆盖压力相等的能量级,土体即产生液化。继续施加能量,除了使土起重塑的破坏作用外,能量纯属是浪费。渗透性变化:超孔压大于颗粒间的侧向压力时,致使土颗粒间出现裂隙,形成排水通道。此时,土的渗透系数骤增,孔隙水得以顺利排出。孔压消散到小于颗粒间的侧向压力时,裂隙即自行闭合。4.触变恢复:土体的强度逐渐减低,当出现液化或接近液化时,强度达到最低值。此时土体产生裂隙,而吸附水部分变成自由水,随着孔压的消散,土的抗剪强度和变形模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2.强夯法加固机理动力置换整式置换:将碎石整体挤入淤泥中,作用机理类似于换土垫层。桩式置换:形成桩式或墩式的碎石墩或桩。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振冲法等形成的碎石桩。2.强夯法加固机理21.强夯法概述2.强夯法加固机理强夯法施工3.强夯法施工流程4.强夯法质量检验3.强夯法施工强夯法施工的步骤: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2)铺设垫层,使在地表形成硬层,用以支承起重设备,确保机械通行和施工。同时可加大地下水和表层面的距离,防止夯击的效率降低;3)标出第一遍夯击点的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4)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5)测量夯前锤顶标高;6)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3.强夯法施工7)重复步骤6),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8)换夯点,重复步骤4)~7),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9)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10)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3.强夯法施工强夯置换法施工的步骤: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当表土松软时可铺设一层厚度为1.0~2.0m的砂石施工垫层;2.标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3.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5.夯击并逐击记录夯坑深度。当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时停夯,向坑内填料直至与坑顶平,记录填料数量,如此重复直至满足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墩体的夯击;3.强夯法施工6.按由内向外,隔行跳打原则完成全部夯点的施工;7.推平场地,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