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路住宅小区号楼号楼地采暖工程
4-7
施工监测方案
第一节监测方案设计和测点布设原则
18.1.1监测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监测测量班
班孙李王梁李蒋
长良毛暖竹强明
生纺堂敏辉
张
18.1.2设计原则
1、本工程项目监测方案以安全检测为目的,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如(明挖、暗挖、盾构)
确定监护对象(建筑物、管线、隧道等),针对监测对象安全稳定的主要指标进行方案设计。
2、本工程项目监测点的布置能够全面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工作状态。
3、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遥测技术等。
4、各监测项目能相互校验,以利数值计算,故障分析和状态研究。
12
页脚内容
南口路住宅小区号楼号楼地采暖工程
4-7
5、方案在满足监测性能和精度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检测频率,减少检测元件,以节约监
测费用。
18.1.3测点布设原则
1、观测点类型和数量的确定应结合工程性质、地质条件、设计要求、施工特点等因素综合
考虑。
2、为验证设计数据而设的测点布置在设计中最不利位置和断面,为结合施工而设的测点布
置在相同工况下的最先施工部位,其目的是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3、表面变形测点的位置既要考虑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形特征,又要便于来用仪器进行观察,
还要有利于测点的保护。
4、除埋测点不能影响和妨碍结构的正常受力,不能削弱结构的变形刚度和强度。
5、在实施多项内容测试时,各类测点的布置在时间和空间上应有机结合,力求使一监测部
位能同时反映不同的物理变化量,找出内在的联系和变化规律。
6、深层测点应在施工前30天布置好,以便监测工作开始时,监测元件进入稳定的工作状
态。
7、测点在施工过程中遭到破坏时,应尽快在原来位置或尽量靠近原来位置补设测点,保证
该点观测数据的连续性。
18.1.4主要监测仪器
在本标中,若我局中标将采用由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研制的“隧道形变自动化监
测系统”用于本标监测控制。
该自动化监测系统是对整个被监测区域进行多点同时快速扫描式测量,测试的频率可根据实
际情况来设定,因此所取得的每一瞬时观测值更真实、更可靠的反映当时被测目标的变形状
态。
1、BOY—1型臂式倾斜仪
该仪器具有传感器体积小,安装简单灵活,既能分散单个观测,又能多臂组合成隧道变形监
测系统。该仪器可用来监测隧道纵向倾斜(沉降)、环缝变形错位及隧道收敛变形等。
主要技术指标
灵敏度:0.005mm—0.01mm(1—2角秒)
测量范围:±5°或±10°(臂的最大倾斜度)
采数频率:自由选择
12
页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