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工程
1
建筑工程智能化专业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
1)对讲系统安装工艺标准·总则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公用和民用建筑物内的对讲系统安装工程。
·施工方案确定
(1)施工单位必须及时完成系统的深化设计,其内容及图纸须经项目公司及研发中心进行评审。
(1)项目公司专业工程师须协助、督促各相关施工单位,根据深化后的图纸,限期对智能化相关系统的预埋预设进行检查确认,对不符合或不合格处须进行及时调整。
(2)项目公司专业工程师须根据整体计划和合同要求,全面把控工程的品质和进度。
(3)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由项目公司组织验收。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熟悉图纸资料,弄清设计图的设计内容,注意图纸提出的施工要求。
·准备施工机具、材料。
·确定施工方法,编制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前要认真听取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弄清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和施方法。
·材料要求
●前端设备:主要包括对讲主机、发卡器、计算机(内置管理软件)、打印机、不间断电源等。此类设备均为定型产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相应设备。必须附有产品使说明书、合格证及有关的技术文件和3C认证标识。产品安装前,必须依据出厂的图绒技术文件进行全部通电检查,并记录结果,合格后方可安装。
-信号处理设备:包括解码器、分配器、视频分配器等。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椎系列产品,并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合格证及相关的技术文件和3C认证标识。产品装前,必须依据出厂的图纸或技术文件进行通电检查,并记录结果。
-传输部分:包括分线箱、电线电缆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规格型号,有产品
2
格证及3C认证标识。
终端设备:主要包括户内分机(分可视型和非可视型)、二次确认门铃、门口主机等设备。选用时应根据设计要求的规格型号,并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及合格证,直3C认证标识。安装使用前,应经过全部检查(包括外观及性能检查),方可安装。
-本系统所用线缆主要为4芯和6芯屏蔽线及同轴电缆即可,或根据设计要求选配,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及3C认证标识。
·不间断电源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选配,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及有关的技术文件。
·镀锌材料:有机螺丝、平垫、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
·其它材料:塑料胀管、接线端子、钻头、焊锡、焊剂、绝缘胶布、塑料胶布、各类插头等。
·作业条件
·机房内土建工程应内装修完毕,门、窗、门锁装配齐全完整。
·机房内及外围的布线线缆沟、槽、管、盒、箱施工完毕。
·机房内、弱电竖井以及建筑内公共部分等,各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线管的管径、
管路的配置到位及管内预留钢丝等,均应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系统设备接线前,导线间绝缘电阻经摇测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管线预埋→分线箱安装→线路敷设→终端设备安装→设备接线、调试
·操作工艺
·分线箱安装
1)箱体板与框架应与建筑物表面配合严密。安装在地面预留洞内的箱体应能使地菌板遮盖严密、开启方便。严禁采用电焊或气焊将箱体与预埋管口焊在一起。
2)明装分线箱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1.4米。
3)明装壁挂式分线箱、传输设备箱时,找准标高进行钻孔,埋入胀管螺栓进行固定要求箱底与墙面平齐。
4)解码器箱通常安装在楼内竖井或远离干扰源且易取电处,室外安装时要具有良好的防水性。
3
·线路敷设
a.布放线缆应排列整齐,不拧绞,尽量减少交叉,交叉处粗线在下,细线在上,不同电压的线缆应分类绑扎。
b.管内穿入多根线缆时,线缆之间不得相互拧绞,管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必须在线盒(箱)处连接。
c.线管不便于直接敷设到位时,线管出线终端口与设备接线端子之间,必须采用金属软管连接,不得将线缆直接裸露。
d.所敷设的线缆两端必须做标记。
·终端设备安装
c.对讲系统终端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要安全可靠。与基座连接靠,不得出现松动等情况。
d.对讲分机应安装在户门墙内侧,二次确认门铃设置于分机背面户外侧墙上,高度均为底边距地面1.4米处。
e.门口主机设置于楼门口或单元门口一侧,一般采用嵌入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面
1.4米。
·设备接线调试
1)接线前,将已布放的线缆再次进行对地与线间绝缘摇测。
2)机房设备采用专用导线将各设备进行连接,各支路导线线头压接好,设备及屏蔽线应压接好保护地线。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Q
3)接线时应严格按照设备接线图接线,接完再进行校对,直至确认无误。
4)分别对各户分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