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建筑工程智能化专业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docx
文件大小:177 KB
总页数:67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2.35万字
文档摘要

智能化工程

1

建筑工程智能化专业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

1)对讲系统安装工艺标准·总则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公用和民用建筑物内的对讲系统安装工程。

·施工方案确定

(1)施工单位必须及时完成系统的深化设计,其内容及图纸须经项目公司及研发中心进行评审。

(1)项目公司专业工程师须协助、督促各相关施工单位,根据深化后的图纸,限期对智能化相关系统的预埋预设进行检查确认,对不符合或不合格处须进行及时调整。

(2)项目公司专业工程师须根据整体计划和合同要求,全面把控工程的品质和进度。

(3)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由项目公司组织验收。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熟悉图纸资料,弄清设计图的设计内容,注意图纸提出的施工要求。

·准备施工机具、材料。

·确定施工方法,编制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前要认真听取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弄清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和施方法。

·材料要求

●前端设备:主要包括对讲主机、发卡器、计算机(内置管理软件)、打印机、不间断电源等。此类设备均为定型产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相应设备。必须附有产品使说明书、合格证及有关的技术文件和3C认证标识。产品安装前,必须依据出厂的图绒技术文件进行全部通电检查,并记录结果,合格后方可安装。

-信号处理设备:包括解码器、分配器、视频分配器等。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椎系列产品,并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合格证及相关的技术文件和3C认证标识。产品装前,必须依据出厂的图纸或技术文件进行通电检查,并记录结果。

-传输部分:包括分线箱、电线电缆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规格型号,有产品

2

格证及3C认证标识。

终端设备:主要包括户内分机(分可视型和非可视型)、二次确认门铃、门口主机等设备。选用时应根据设计要求的规格型号,并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及合格证,直3C认证标识。安装使用前,应经过全部检查(包括外观及性能检查),方可安装。

-本系统所用线缆主要为4芯和6芯屏蔽线及同轴电缆即可,或根据设计要求选配,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及3C认证标识。

·不间断电源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选配,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及有关的技术文件。

·镀锌材料:有机螺丝、平垫、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

·其它材料:塑料胀管、接线端子、钻头、焊锡、焊剂、绝缘胶布、塑料胶布、各类插头等。

·作业条件

·机房内土建工程应内装修完毕,门、窗、门锁装配齐全完整。

·机房内及外围的布线线缆沟、槽、管、盒、箱施工完毕。

·机房内、弱电竖井以及建筑内公共部分等,各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线管的管径、

管路的配置到位及管内预留钢丝等,均应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系统设备接线前,导线间绝缘电阻经摇测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管线预埋→分线箱安装→线路敷设→终端设备安装→设备接线、调试

·操作工艺

·分线箱安装

1)箱体板与框架应与建筑物表面配合严密。安装在地面预留洞内的箱体应能使地菌板遮盖严密、开启方便。严禁采用电焊或气焊将箱体与预埋管口焊在一起。

2)明装分线箱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1.4米。

3)明装壁挂式分线箱、传输设备箱时,找准标高进行钻孔,埋入胀管螺栓进行固定要求箱底与墙面平齐。

4)解码器箱通常安装在楼内竖井或远离干扰源且易取电处,室外安装时要具有良好的防水性。

3

·线路敷设

a.布放线缆应排列整齐,不拧绞,尽量减少交叉,交叉处粗线在下,细线在上,不同电压的线缆应分类绑扎。

b.管内穿入多根线缆时,线缆之间不得相互拧绞,管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必须在线盒(箱)处连接。

c.线管不便于直接敷设到位时,线管出线终端口与设备接线端子之间,必须采用金属软管连接,不得将线缆直接裸露。

d.所敷设的线缆两端必须做标记。

·终端设备安装

c.对讲系统终端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要安全可靠。与基座连接靠,不得出现松动等情况。

d.对讲分机应安装在户门墙内侧,二次确认门铃设置于分机背面户外侧墙上,高度均为底边距地面1.4米处。

e.门口主机设置于楼门口或单元门口一侧,一般采用嵌入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面

1.4米。

·设备接线调试

1)接线前,将已布放的线缆再次进行对地与线间绝缘摇测。

2)机房设备采用专用导线将各设备进行连接,各支路导线线头压接好,设备及屏蔽线应压接好保护地线。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Q

3)接线时应严格按照设备接线图接线,接完再进行校对,直至确认无误。

4)分别对各户分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