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说说我们的学校》(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4说说我们的学校》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内容。本课主要围绕学校的特点、学校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校园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展开。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学校的组成部分,感受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良好的校园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和道德品质。学生将通过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良好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习如何在校园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提升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三年级学生通常已经对学校有一定的了解,包括学校的组成部分、日常活动等。他们可能已经有一定的校园生活经验,但对学校的整体历史、文化以及学校规章制度的认识可能较为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对于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学校生活特别感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理解力正在逐步提高,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学生喜欢通过观察和体验来学习,有的则更喜欢通过故事和角色扮演来理解新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对学校历史和文化了解不足,难以全面理解学校的重要性和价值;在遵守规则和与他人相处时可能缺乏经验,容易产生冲突;此外,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在注意力和持久力上可能存在不足,需要教师通过设计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教学活动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挑战。
四、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校园图片展板、实物教具(如学校模型、标志物)。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育平台或班级网络空间,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互动交流。
-信息化资源:网络图片库、在线视频资料、互动学习软件。
-教学手段:PPT课件、故事卡片、角色扮演道具、小组讨论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校园风光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学校的美丽和有趣之处,激发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兴趣。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关于学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的名字、校训、校徽等,帮助学生回顾已知的学校知识。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学校的组成部分,如教室、操场、图书馆、食堂等,以及它们各自的功能和重要性。
-举例说明:通过讲述一些学校历史故事或著名校友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学校不同场所的了解和感受,促进交流与合作。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布置学生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并说明他们为什么这样设计,以加深对学校组成部分的理解。
-教师指导:巡视学生活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供指导和帮助。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校生活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规则的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校园中做一个有礼貌、守纪律的好学生。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家长陪同参观学校,增进对学校环境的了解。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学校的短文,描述学校的某个角落或一次特别的校园活动。
6.教学过程详细步骤
6.1导入
-展示校园风光图片,提问:“你们觉得我们的学校美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学校的名字、校训、校徽等知识。
6.2新课呈现
-讲解学校的组成部分,如教室、操场、图书馆、食堂等。
-通过故事讲述学校的历史和著名校友的事迹。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学校不同场所的了解和感受。
6.3巩固练习
-布置学生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并说明设计理由。
-巡视学生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
6.4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校生活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校园中做一个有礼貌、守纪律的好学生。
6.5作业布置
-布置学生与家人分享学习内容,并鼓励家长陪同参观学校。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学校的短文。
6.6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学校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价教学效果。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学校历史资料:收集学校的历史照片、老校舍图片、校史书籍等,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
-校园文化故事:搜集与学校文化相关的传说、故事,如校名由来、校训故事等,丰富学生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