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班级生活有规则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6课班级生活有规则第一课时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二年级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集体意识和规则意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班级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合作与沟通技巧,为未来适应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
二年级的学生在进入本课程之前,可能已经对一些基本的规则和秩序有所了解,如在家中的生活规则、学校的一些基本纪律等。然而,他们对班级生活的具体规则和如何遵守这些规则的认识可能还比较模糊。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他们在学习上通常具有直观和动手操作的学习风格,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在班级生活中,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模仿和观察来学习规则。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在理解抽象的规则概念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此外,他们在自我控制、情绪管理以及与他人合作时也可能遇到挑战。例如,他们可能难以理解规则背后的目的,或者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很好地将规则应用到具体情境中。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内化规则意识。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学校教育平台
-信息化资源:班级生活规则相关的PPT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手段:图片卡片、角色扮演道具、小组讨论记录表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班级规则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回顾旧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规则吗?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规则?”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讲解班级生活中常见的规则,如排队、上课守时、保持卫生等,并解释这些规则的目的和意义。
-举例说明:教师结合实际生活情境,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遵守规则和不遵守规则所带来的后果,帮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互动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班级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教师发放图片卡片,每张卡片上展示一个班级生活中的场景,要求学生根据场景判断是否符合班级规则,并说明理由。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班级规则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遵守规则。
-学生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制定一个家庭规则,并尝试在家庭中实施。
-教师提醒: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班级规则制定案例:收集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班级规则制定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班级规则的内容和执行方式。
-规则执行的视频资料:选取一些关于规则执行的视频,如交通规则执行、公共场所秩序维护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儿童法治教育故事书:推荐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法治教育故事书,通过故事形式传递法治观念和班级规则意识。
-班级规则绘画作品:收集一些学生绘制的班级规则绘画作品,展示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和创意。
2.拓展建议:
-家庭规则制定: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规则,如家务分配、娱乐时间管理等,并监督执行情况,让学生体会规则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
-规则意识培养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班级规则小卫士”活动,让学生担任班级规则监督员,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
-规则知识竞赛:举办班级规则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规则知识的兴趣,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规则执行日记: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的情况,如排队、守时等,培养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