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e2Unit2Myfamily(说课稿)-2024-2025学年牛津上海版(试用本)英语三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Module2Unit2Myfamily,属于2024-2025学年牛津上海版(试用本)英语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家庭相关词汇、句型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已掌握基础的英语字母和单词,具备简单的口语交流能力。本节课将结合学生已学的英语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家庭相关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通过学习家庭相关词汇和句型,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家庭关系,增强对家庭文化的认同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熟练掌握家庭相关词汇,如: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grandmother,grandfather等。
②正确运用描述家庭成员的句型,如:Thisismyfather.Heisateacher.Sheismymother.Sheisadoctor.
2.教学难点,
①区分和正确使用家庭成员的称呼,尤其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称呼差异。
②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特别是在描述家庭成员的职业和家庭关系时。
③通过图片、实物或情境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家庭相关词汇和句型。
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反应速度,使其能在短时间内识别并回应关于家庭成员的提问。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结合讲授、讨论和游戏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家庭成员,练习描述家庭成员和关系,增强语言实践能力。
3.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和音频,展示不同家庭结构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相关词汇和句型。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词汇卡片制作和情景对话练习,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成员和关系,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家庭成员称呼和基本句型,如:Thisismyfather.Heisateacher.提醒学生这些知识在本节课的运用。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新的家庭成员词汇(如:uncle,aunt,cousin)和描述家庭成员的句型(如:Sheismycousin.Heismyuncle.)。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如展示家庭成员的职业和兴趣爱好,帮助学生理解新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型描述家庭成员,同时引导他们注意语法和发音。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聚会场景,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
-教师指导: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纠正和鼓励,确保学生正确使用新学的语言知识。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庭成员词汇和句型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英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家庭,包括家庭成员、职业和兴趣爱好。
-要求:作业需用英语完成,字数不限,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自己的家庭。
1.导入(约5分钟)
-教师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如: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成员和关系。
-提问:Doyouknowyourfamilymembers?Whoarethey?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关系。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教师讲解新家庭成员词汇,如:uncle,aunt,cousin,并举例说明其用法。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家庭结构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相关词汇和句型。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尝试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型描述家庭成员。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聚会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
-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纠正和鼓励,确保学生正确使用新学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