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把握曲折的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感悟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方式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理解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
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
1.把握曲折的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感悟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方式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
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
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面对滚滚
红尘中的物欲横流,有人却玷污了人世间的亲情,亲兄弟形同陌路。今天,我们
一起走进法国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去欣赏一下他笔下
的亲情是怎样的呢?
二、介绍小说文学常识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和社
会生活。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
三、作者介绍
莫泊桑: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下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
主义作家,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之一。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
家庭。中学毕业后,普发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
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
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
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解情况
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
一代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漂亮朋友》,中短篇小说《羊脂球》《项
链》《米龙老爹》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
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四、朗读
1.听范读,明确字音。
2.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的含义。
重点讲解:
①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②糟蹋:这里是浪费的意思。
③褴褛:(衣服)破烂。
④恭维:为了讨好而赞扬、奉承。
⑤计较:这里是争论的意思。
⑥与日俱增:随着时间一天天增长而增长。形容发展得很快。俱:一起。
⑦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犹豫,不能做出决断。
⑧莫名其妙:没法说出其中的奥妙。各:说出。
⑨郑重其事:形容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五、整体感知
(一)确定小说的主要人物
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
而对于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主人公呢?
明确:是菲利普夫妇
小说集中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从而刻画出他们贪婪、
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小说正是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
全文主题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
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二)自读思考,划分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故事情节情节的每部分用一个字来概括。
1.围绕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顺序来述说情节:
(1).从“我”的角度、按照原文的顺序复述。
(2)从菲利普的角度、按照心理变化的顺序复述。
2.提练一个字概括情节内容:
从课文顺序上看:盼于勒—赶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从小说情节上看:赶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3.探究:作家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情节:
①为什么将“赶于勒”以插叙方式安排?
②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这样设计:于勒来过几次信,再以写信告
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吗?改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
①巧设悬念,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