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幼小衔接工作教育计划(三篇).pdf
文件大小:441.1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5.75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幼小衔接工作教育计划

从学前到小学,跨两个学段,从儿童身心发展看,是从学前期向

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因而既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在此期

间,儿童身心要发生一定的质变,掌握不了这一阶段教育的规律性就

会出现种种“衔接”的问题。

在我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学习与生活制度等都存在着较大

差异,前者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导形式的教育,后者是以正规课

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导形式的教育,这种客观存在已造成儿童入小

学后的不适应,同时,近些年来,由于入学年龄提前、小学课程加

深、父母对子女过高的学业要求、过分包办儿童自己能做的事等等,

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责任感、独立性以及有关能力形成,这些都加大衔

接的“坡度”。因此,为了处理好幼小衔接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

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

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

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

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从幼儿园

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

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

通常会存在几个方面的断层问题:

1、关系人的断层;

2、学习方式的断层;

3、行为规范的断层;

第1页共9页

4、社会结构的断层。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

“坡度”,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和个体的发展创造最大的可能性。是

大班工作的重点。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端正指导思想,增强衔接意识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

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

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

育之间的衔接。绝不能学前教育“小学化”;增强衔接意识的基本要

求是明确入学准备的内容,这不是具体知识的多少,而是幼儿的社会

性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这既是入学准备的内容又是

幼小衔接的焦点。

二、开展教育活动,加强日常生活管理,促进幼小衔接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1)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按时来

园,不迟到。

(2)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

等生活习惯。

(3)会做值日生工作,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

椅子等等。

2、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

(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有条不紊,按时完成不拖拉。

(3)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其意志、品

质。

第2页共9页

3、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

(1)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

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教师态度,在师生

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

评)接触应成为主体。

(3)鼓励幼儿多与同学、老师交往,鼓励其合作____。

4、讲究教育的相互渗透,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当性。

(1)以儿童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活动,不“拔苗助

长”。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

(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认真细心的学习习

惯,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等。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在下学期

后半段将幼儿的座位改成小学的上课座位形式。

(5)____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及握笔姿势。

(6)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

(7)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

(8)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

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

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