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两小儿辩日》说课及点评.pdf
文件大小:115.62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1.33千字
文档摘要

说课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好:

感谢大会安排了这宝贵的五分钟!此刻,我首先要说的是,感谢谢家湾小学六三

班那五十位聪明可爱的孩子,是他们和我一起,共同完成了这次教学任务。

按照大会的要求,我本来准备从三个方面来反思得失:其一,是关于更好地激发

孩子们学习文言文兴趣的问题,因为这是我本堂课最想达到的目标,现在看来这

个目标完成地比较好,但是感觉还有提高的余地;其二是关于学生、文本、教师

之间富有成效的对话问题,这是“课标”当中的新理念,为此本堂课我做了精心

地设计,有所成效但也有不足;其三是想谈一谈,贯彻北戴河研讨会的精神,强

化语言文字训练的问题,因为这一点是我们广东省和深圳市的各位专家以及我们

深圳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反复研讨的核心问题,今天呈现出的教学过程有了一定

的展示,但总感觉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可是,一琢磨就五分钟的时间,与其“蜻

蜓点水”倒不如集中火力,专攻一点。那下面就结合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反思一

下落实“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问题。感觉做得比较好的有两处,有待改进的

一处。

比较好的第一处是,准确把握学习起点。大家都看到了,一开始我就通过提问,

让学生说出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困难,这就是我摸学情的第一步(难读、难懂),

于是我顺学而导:面对这样的困难咱用什么方法解决?这时学生自己说出了多

读、参考注释、借助资料等方法。事实证明,这种教路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

第二处,我用选择题检测学生初读一遍课文后的学习状况,得出结论:百分之已

经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于是我就大胆舍弃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反复研读,

并立即放手,让孩子们分组讨论辩日的观点和理由的问题。事实证明,这种“舍

弃”符合孩子的需求。

有待改进的是,关于分清小儿AB的问题。大家看得很清楚,这帮小鬼聪明可爱,

弄清这个问题如襄中探物,而我却预设了这个步骤,硬生生地花了二三分钟的时

间。早知如此,还不如把这宝贵的时间让学生多读读课文,以达成我“熟读成诵”

的机动目标,假如让该“机动”目标变得不“机动”,也许会更好。

不过,这好也罢,遗憾也罢。都是宝贵的收获。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和代表,同时

也盼望您给小刘多提点意见。更欢迎您到广东,到深圳,到我们深圳小学做现场

指导。

最后,跟您说再见之前赋歪诗一首聊吟颂本次大赛:“雾都群英会,山城教改花。

走进新课程,硕果满中华”!

评课(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柯孔标)

亮点:注重整体理解,让学生自读自悟。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

了古文的韵味。

讨论:古文教学类似于古诗,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

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这节课除了读书外,大量时间在梳理课文内

容,因此第一、三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够。文中“问其故”“不能决”“孰为汝

多知乎”这些词句所有学生都明白了?本文的人文内涵大概有两种理解:肯定两

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课堂上学生的感悟都没有错,但不全面,不确切,教师没有及时进行评价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