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docx.pdf
文件大小:1.2 M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1.01万字
文档摘要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一.自然资源

1、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

资源。

3、自然资源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

新。比如阳光、空气、水和生物。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在相当长

的时间内不可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等。

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存在形式: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地球上

水量的97.5%为咸水,淡水只占2.5%,而且68.7%的淡水以冰川和永久积雪的形式存

在)

3、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4、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

下径流。

5、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

变化。

6、我国水资源总量很大,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很少,仅为世界人均占有

量的28%。

三、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降水的影响,表现出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

的特点。

2、分布特点:在时间上,与降水的季节变化一样我国河流的径流量夏秋季节大(多),

冬春季节小(少)。

3、空间分布不平衡:在空间上,水资源的分布总体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的状态。(南多北少)

4、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空间):调水工程(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

把长江水系的水引入华北和西北地区。引黄济青,把黄河水引入青岛;引滦入津,把

滦河水调到海河水系,供应天津用水。

5、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修建水库。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保持下游较稳

定的流量。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2、分布:耕地和林地(东部季风区)。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草地、戈壁、石山、高寒荒漠(西部内陆地区)。

3、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①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耕地居世界第四位,林地居世界第五位。)②山地多、平地少。③后备耕地资源匮

乏。(而且开垦的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农业部门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也叫水产养殖业)等。

2、在农业生产中,各地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把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最适宜它发展

的地区,称为“因地制宜”。

3、东部:种植业区:南方--水田--水稻;北方—旱地—棉花、小麦

4、西部:草地—畜牧业;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5、森林分布:东部的山地地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三、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第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节工业

1、工业是民国经济的主导。

2、工业:对自然物质资源或半成品进行加工、生产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一、矿产资源和工业:

1、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

分布:华北和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和内蒙古最为丰富)

作用: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2、石油:

分布: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沿海大陆架。主要油田有大庆油田(黑龙江省)、

胜利油田(山东省)、塔里木油田(新疆省)。

作用:工业的重要能源和原料,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3、西气东输: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等地区。

4、铁矿:

分布:分布广泛,以河北(冀)、辽宁(辽)、四川(川或蜀)储量最大。

作用:发展钢铁工业最基本的原料。

特点:贫矿多,富矿少。

九大钢铁工业中心:鞍山、北京、武汉、包头、上海、攀枝花、太原、马鞍山、

重庆。

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