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童趣.docx
文件大小:11.62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2.48千字
文档摘要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童趣

教学目的:

知识储藏点:

1.理解文言文实词的意义。

2.掌握文言文的诵读方法。

才能培养点:

1.学会细心观察事物,发挥联想和想象。

2.围绕中心,选取富有表现力的同类材料进展表述。

情感体验点:

体验生活,爱惜生灵,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言字词,掌握诵读方法。

背诵全文。

课型:朗读课

教学方法:采纳四轮诵读的方法,层层推进不断提高阅读要求,引导学生在朗读的根底上感悟,在感悟的根底上进展背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预备:生字投影片、卡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正音、指导朗读、反复朗读。

2.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儿时观察昆虫的童趣。

3.体会作者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本人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假如学生讲得不好,老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假设不知如何说起,

老师要作适当的点拨。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

老师:同学们,你们的童年生活如何的呢?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请一学生讲讲。

(备学生)没有学生答复,老师能够讲讲本人童年时的欢乐光阴。

三、指导朗读,理解文意。(目的1)(15分钟)

1.老师正音。

藐()小项为之强()鹤唳()怡()然

土砾()壑()虾()蟆()

2.老师提示、正确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读停顿。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仰头/观之,项/为之强。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

3.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四、翻译课文。(目的2)(23分钟)

1.幻灯显示,先依照课文注释完成练习提纲,再翻译全文。

(1).弄清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本人)

②又留蚊子素帐中,徐喷以烟(渐渐地)

③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

④以虫蚊为兽(把……当作……)

(2).弄清加点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①必细察其纹理(代藐小微物)

②仰头观之(代夏蚊)

③使之冲烟飞鸣(代蚊子)

④常蹲其身(代本人)

⑤观之正浓(代二虫)

⑤驱之别院(代虾蟆)

(3)联络上下文,揣摩以下语句,想一想该怎么样翻译。

①心之所向,则或干或百果然鹤也。(用心肠想象,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了鹤。)

②常蹲其身(常蹲下身子),使与台齐(使身子与花台平齐)。

③神游其中,恰然自得。(全神贯注地沉醉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④见二虫斗草间。(看见二只虫子在草间争斗。)

2.讲解联络答案。

(备学生)有个别词语较难或教重要,老师板书而且要求学生进展识记。

3.依照刚刚的练习,学生独立试译。

4.学生纠正或修正,老师补充。

五、小结(1分钟)

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从文章里,我们看出了作者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确实,我们跟作者的年代比拟,如今的生活不知好多少,那么我们是否要更珍惜如今的生活呢?

六、布置作业(1分钟)

1.用“明察秋毫”、“藐小”、“怡然自得”等词语造句。(A)

2.翻译全文。(B)

3.找出课文当中你喜爱的句子,并说说缘故。(C)

七、说课精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设计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熟悉并理解文言词语,自主翻译课文。

八、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口头翻译课文,在熟悉文句的根底上,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同时考虑这种物外之趣是如何来的。

3.学习作者发挥制造性想象。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本人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假如学生讲得不好,老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假设不知如何说起,

老师要作适当的点拨。

二、以旧联新,复习导入。(2分钟)

1.请一学生回忆上界课的内容。

2.老师明确今节课的学习目的。(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同时考虑这种“物外之趣”是如何来的。)

三、复述课文内容,先拟出复述提纲。(目的1)(15分钟)

1.老师提出咨询题:作者记叙了儿时哪几件物外之趣?

2.请学生先列好提纲,再依照提纲复述课文内容,训练口头表达才能。

①拟夏蚁为“群鹤舞空”。

②把草、虫、土砾拟作森林、野兽、丘壑。

③惩治虾蟆,为小虫打抱不平。

(备学生)这一步要让中下生有发言的时机,老师要给予鼓舞和指导,让学生敢说、乐说。

四、讨论理解文章中?quot;物外之趣。(目的2)(23分钟)

1.老师设计咨询题,让学生独立考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