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十单元流体力现象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pptx
文件大小:2.45 MB
总页数:45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4.49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课时;1.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2.飞机的升力:如图所示,飞机机翼横截面上凸下平,飞机前进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较,压强较;下方的空气流速较,压强较。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3.生活实例:火车站站台上的安全线、喷雾器、乒乓球的

上旋与下旋、足球比赛中的“香蕉球”等。;1.如图所示,在两根筷子中间放上两个乒乓球,用吸管向中间吹气,两个乒乓球将向(选填“内”或“外”)运动,此现象说明在流速较大的地方压强。?;考点突破;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方向:。?

3.产生原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即F浮=F向上-F向下。(定义法)?

注: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如水中桥墩等。

4.称重法:F浮=G-F=F1-F2;考点突破;2.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物体系在容器底部,物体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的,若物体所受浮力为8N,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4N,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N。?;A.海水中的冰山B.沉底的鸡蛋C.水里下落的苹果D.大桥的桥墩;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

2.公式:F浮==m排g=V排

3.适用范围:液体、气体。;1.(教材图片)如图所示,手压易拉罐慢慢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手感到向上的力越来越大,这说明易拉罐所受的浮力(选填“增大”或“减小”),由此实验现象可以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性问题:。?;2.2023年2月8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蒂阿曼蒂那海沟5500m深度处发现了飞象章鱼,“奋斗者号”体积约为30m3,空载时质量约为25t。“奋斗者号”深水下潜过程中所受水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水下5500m时受到的浮力是N(ρ水=1.0×103kg/m3,g取10N/kg)。?;状态;2.浮力的应用

(1)轮船: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来表示,排水量是指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

(2)潜水艇:靠水舱吸水、排水改变自身的,实现下沉和上浮。?

(3)气球:气球内部充入的气体密度空气密度,其可以通过改变排开空气的体积(也是自身的体积)实现升降。?

(4)密度计:在测量时处于漂浮状态,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1.(教材图片)如图所示,人可以漂浮在死海水面上。当人静止时,人受到的浮力人的重力,人的密度死海海水的密度。(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教材图片)如图,用同一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该密度计在液体中(选填“漂浮”或“沉底”),若两液体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密度计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ρ甲ρ乙,F甲F乙。(后两空均选填“>”“<”或“=”)?;3.(2022年版课标素材)在《墨经·经下》篇中有关于浮力的记载“荆之大,其沉浅也,说在具”,意思是说:荆木的体积很大,但沉入水中的部分少,原因在于受到水的托举。重为600N的荆木,漂浮在水面上,其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受到的浮力为N,“沉入水中”的体积为m3。(g取10N/kg)?;考点突破;类型2浮沉条件的判断;1.实验原理:用法计算浮力(F浮=G-F示)。?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1)探究F浮与V排关系:控制ρ液不变,改变V排,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2)探究F浮与ρ液关系:控制V排不变,改变ρ液,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3)探究F浮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控制ρ液不变,改变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实验聚焦;1.【问题】某小组同学利用如下器材进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证据】实验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烧杯、金属块、水、盐水(ρ盐水>ρ水)。

小明先用弹簧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