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4).ppt
文件大小:4.53 MB
总页数:6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3.8千字
文档摘要

游离钙离子的重要功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的正常反应;促使伤口上的血液凝结;机体中多种酶需要钙激活;钙是机体第二信使,涉及到细胞的信号传递,意义巨大。第31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突触囊泡第32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突触囊泡突触囊泡膜上有大量的突触结合蛋白突触结合蛋白,是一类在细胞分泌过程中感受钙离子信号的蛋白质,存在于神经和内分泌细胞的囊泡膜上,被认为是细胞分泌过程中的主要Ca2+感受器,与Ca2+结合后触发囊泡的出胞。第33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在胞浆中合成,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传递介质,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各类胆碱受体可引起受体膜产生动作电位发挥生理作用后,被乙酰胆碱酯酶水解成胆碱和乙酸,而失活,使终板膜恢复到接受新兴奋传递的状态。第34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N2型ACh受体阳离子通道N2型ACh受体阳离子通道是一种化学门控通道。当与ACh结合后,发生构象变化及通道的开放,引起Na+、K+和Ca2+的跨膜流动它们的跨膜流动造成终板膜的去极化,并以终板电位的形式将信号传给周围肌膜,引发肌膜的兴奋和肌细胞的收缩,从而实现ACh的信号跨膜转导。第35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Ch的量子式释放接头前膜一次动作电位引发的终板电位(EPP),是由大量囊泡同时释放引起的微终板电位(MEPP)总和而形成的。第36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肌细胞的收缩人体的肌肉组织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类其中骨骼肌和心肌统称为横纹肌依据受神经支配和控制的差异,肌肉组织可分为随意肌和非随意肌。第37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肌肉收缩第38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横纹肌细胞的结构特征第39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0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横纹肌细胞收缩机制第41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横桥周期1、横桥分解ATP为ADP和Pi,部分能量用于复位,此时对肌动蛋白具有高亲和力。2、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动蛋白暴露结合点,与横桥结合。3、横桥构象改变,头部向桥臂方向扭动,拖动细肌丝向M线方向滑行。同时,ADP和Pi被解离。4、横桥再次结合ATP,导致对肌动蛋白亲和力降低而分离。第42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肌肉收缩需要ATP和Ca2+上一节讲到骨骼肌动作电位那么,骨骼肌动作电位是如何为肌细胞提供ATP和Ca2+的呢?第43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横纹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将横纹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电兴奋过程与肌丝滑行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或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第44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骨骼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十分相似,形成机制相同。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依细胞类型不同而异。第45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生物电细胞在进行生命活动时都伴有电现象,称为生物电。(膜内外离子浓度差)细胞的生物电是由一些带电离子跨细胞膜流动而产生的,表现为一定的跨膜电位,简称膜电位。(膜内外正负电荷)电位第2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膜电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机体所有的细胞都具有静息电位,而动作电位则仅见于神经细胞、肌细胞和部分腺细胞。生物电信号是细胞电活动的总和第3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静息电位安静情况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外正内负且相对平稳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第4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静息态产生机制1、平衡电位2、通透性3、钠泵的作用第6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Nernst公式:离子的平衡电位

EquilibriumPotential第7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离子通透性++++++++++++++++-----------------第8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钠泵的生电作用第9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影响静息电位水平的因素1、细胞外液K+浓度2、膜对K+和Na+的相对通透性3、钠泵的活动水平第10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收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