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13.1物体的内能作业含解析新版沪科版.doc
文件大小:93.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2.8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物体的内能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转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阳光下晒被子

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放在额头上

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D.把凉牛奶放在开水中

2.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转变物体内能的是()

A.烧水时,水渐渐变热

B.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C.用锤子敲打铁丝,铁丝发热

D.流星穿过大气层时发热发光

3.物理学中,把“物体内全部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依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小

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

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

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

4.(2011·威海中考)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上升,确定吸取了热量

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确定降低

C.物体温度上升,内能确定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确定上升

5.(2012·嘉兴中考)如图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进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毁灭,下列关于该试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

C.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

6.爆米花是将玉米粒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玉米粒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玉米粒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玉米粒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7.过春节时,同学们总宠爱燃放鞭炮。其中有一种鞭炮,不需要用火去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爆响。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

的方式,使它的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

8.(2012·海南中考)海南黎族钻木取火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钻木取火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把机械能转化

为能。

9.(2012·宿迁中考)夏季,在高速大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由于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轮胎停在水中,通过方式削减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证行车安全。

三、简答题(3分)

10.质量相同的0℃的水和0℃的冰比较,它们的内能哪个大?内能大的缘由是什么?

四、试验探究题(5分)

11.如图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快速地来回拉动,过了一会看到塞子被弹起。

(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能。

(2)请说出该试验中的某一现象并简述其缘由。

现象:;

缘由:。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转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在阳光下晒被子、冷毛巾放在额头上、凉牛奶放在开水中都是通过热传递转变物体内能的;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是通过做功转变物体内能的。

2.【解析】选A。本题考查转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能量的形式不发生变化;做功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B、C、D选项都是通过做功把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影响内能的因素。同一物体分子个数是确定的,当温度上升时,分子的热运动就越猛烈,则分子的动能就越大,从而可知物体的内能就越大,故A、B错误;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越大,则物体内能就越大,故C正确,D错误。

4.【解析】选C。本题考查温度、热量、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转变物体内能有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温度上升了,不愿定是物体吸取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A错;物体放出热量时,可能引起状态的变化,例如晶体放热凝固,温度不变,B错;内能包括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温度上升,分子动能增加,物体内能确定增加;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却不愿定上升,也可能是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晶体熔化,所以C对,D错。

5.【解析】选B。本题考查探究做功转变物体的内能。用气筒向密闭的玻璃瓶内打气,活塞压缩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