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实数8.1平方根(第一课时)
1.经历平方根概念的抽象过程,会用符号表示平方根,发展抽象能力.2.了解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100以内数的平方根,发展运算能力.重点:平方根的概念.难点:理解平方根的概念.认清目标,扬帆起航
引言为摆脱地球引力束缚,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v(单位:m/s).v满足v2=2gR.其中g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单位:m/s2),R是地球半径,R≈6.4X106(单位:m)怎样求v呢?这就要用到一种新的运算——开平方.随着对于数的认识的不断深人,人们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不是有理数,这就需要引人一种新的数——无理数.实际上,计算第二字宙速度也要用到无理数.本章将首先学习平方根与立方根;在此基础上引入无理数,把数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然后类比有理数,引人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和实数的运算,并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我们先从有理数的运算出发研究问题吧.
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运算?追问1:它们中哪些运算互为逆运算?追问3:乘方运算有没有逆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这五种运算.其中加法与减法互逆,乘法与除法互递。追问2:逆运算是什么?逆运算是一种与原运算相反的运算,它能够消除原运算的效果,使操作数恢复到原始状态。
二、探究思考,形成新知我们知道,已知一个数,通过平方运算可以求出这个数的平方.反过来如果已知一个数的平方,那么怎样求这个数呢?追问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6,那么这个数是多少?∵42=16,∴这个数可以是4;又∵(-4)2=16,∴这个数也可以是-4;综上所得,这个数是4或-4.
二、探究思考,形成新知追问3:这种运算中,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求这个数.追问2:填写下表:
追问4:怎样将这种运算从特殊推广到一般?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叫作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二、探究思考,形成新知x2=ax可以为a为正数、负数、0非负数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作开平方.
实际上就是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求底数的运算,这个开平方运算与平方运算互为逆运算(如图8.1-1)二、探究思考,形成新知
三、例题学习,掌握新知例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64;(2)(3)0.01.解:(1)因为(±8)2=64,所以64的平方根是±8;(2)因为所以的平方根是(3)因为(±0.1)2=0.01,所以0.01的平方根是±0.1.追问:根据以上结果思考,正数的平方根有什么特点?0的平方根是多少?负数有平方根吗?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三、例题学习,掌握新知怎样用符号表达上述问题的运算结果?正数a的正平方根用符号表示,读作根号a”,a叫作被开方数;正数a的负的平方根可以用,故正数a的平方根可以用表示,读作正、负根号a.例2下列各数有平方根吗?如果有,求它的平方根:如果没有,说明理由。(1)0.36;(2)-5;(3)(-4)2.
例3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三、例题学习,掌握新知(1)x2=16;(2)4x2=9;(3)(x-2)2=1.解:(1)x2=16x=±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五、拓展延伸,发展能力5.
六、课堂小结,提升能力1.什么是平方根?用怎样的符号表示?2.平方根有什么性质?3.怎样求平方根?4.为什么要研究平方根?
七、目标检测,反思教学2.下列各数有没有平方根?如果有,求出它的平方根: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64,0.0081,(-7)2,-0.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