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0-2021学年韶关市第九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文件大小:1.53 M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2.45万字
文档摘要

2020-2021学年韶关市第九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各民族之间越来越密切的来往,是各民族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也是一个长期动态发展的过程。

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不仅汉族吸收、融入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成分,各少数民族中也往往有汉族和周围

其他民族的成分。各民族之间的杂居地带呈不断扩大趋势。从血缘上看,各民族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的态势。

在政治上,各少数民族逐步纳入中央王朝的政治体制,不同形式、不同层次地实行中央政府的官制。

中央和民族区域地方的政治关系由松散趋于紧密,由间接趋于直接。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20世纪30-40

年代各族人民共同反抗侵略者的斗争,表现了从北方到南方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显示出各族人民维护祖国

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坚定决心。

在经济上,中原王朝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的农耕经济逐步发展,周边的少数民族开拓边疆,发展了

游牧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少数民族的骑射技术影响到中原地区,战国时期的“胡服骑射”就是从北方少数

民族引进到赵国,并逐渐推广开来。中原地区科技发展,手工业兴盛,建筑、印刷术、瓷器等为少数民族

学习、接受。各民族之间通过朝贡、设置榷场,互通有无。中国各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互学互补,

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文化上,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更为明显。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为少数民族地区广为接受,其中以儒

学对各民族影响最大。儒学作为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在中国思想、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挥着主导作

用,不仅是中原各王朝统治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深刻地影响着少数民族,各民族都不同程度地接受儒学的

影响。很多少数民族人士参加中央王朝的科举考试,一些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也实行科举。少数

民族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少数民族文化也具有很高的成就,不断为中华

民族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如在医学、印刷术、天文、历法、建筑等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显示出民族特色。

很多少数民族除使用自己的语言外,还使用汉语,形成大量的双语现象。中国的历史文献中有很多汉文和

民族文字合璧的文献,还有包括多种文字的文献。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和后来传入的佛教对汉族和不少少数民族影响很大。宋元时期传入的伊斯兰教被一

些少数民族接受。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对全国宗教的发展演变起了重要作用。全国包括节日在内的各种风

俗,很多是多民族共有的。在社会快速发展中,各民族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学习、接受了

更为先进的、各民族共有的方式,一些不符合社会发展、有碍民族进步的习俗不断被淘汰。

历史上,中国古代的民族(或部族)很多,先后有数百个。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各民族越来越密

切的交流,民族的数量总的趋势是减少。不仅北方的匈奴、东胡、鲜卑、柔然、突厥、羯、氏、渤海、契

丹、党项、女真等都已消失或融合,南方的一些民族也有不少消失或合并。

(选自史金波《略论中国历史上民族政策演变趋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汉族与各少数民族间相互融合,血缘融合是其中最主要的方面。

B.各少数民族逐步纳入中央政权的政治体制,官制上不同程度地跟中央政府保持一致。

C.儒学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在中国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各少数民族也都以其为主。

D.经过融合,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但习俗没有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亮明观点,然后从不同的维度对观点进行分析,三个维度之间是并列关系。

B.文章论证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经济融合时,主要从科学技术与手工业等方面来进行。

C.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列举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不同文化,来论证他们之间的文化融合。

D.文章分析了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对汉族与少数民族相融合的影响,体现了发展的思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中华各族人民有面对外敌入侵时团结一致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传统。

B.我国中原王朝的农耕经济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逐步发展而起,在此期间,周边少数民族发展了农牧经济。

C.科举制度对少数民族影响深远,不仅有少数民族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