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课件)-【上好课】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高效课堂(部编版).pptx
文件大小:9.86 M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2.94千字
文档摘要

课前导入:到敌人后方去作曲:冼星海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不怕雨不怕风包后路出奇兵今天攻下来一个村明天夺回来一座城叫鬼子顾西不顾东叫鬼子军阀不集中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两路夹攻才能打得赢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不论西不论东从北平到南京到处有我们游击队到处有我们好弟兄看日本军阀有什么用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我们的旗帜插遍了东三省我们的旗帜插遍了黄河东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把鬼子赶出境谁到敌人后方去?在敌人后方,取得了哪些战绩?

壹敌后战场战役贰《论持久战》叁敌后根据地建设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整体感知

解读课标明确目标培育素养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配合对抗战的重要意义,认识中国军民抵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优良传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运用图文史料分析评价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知道平型关大捷、《论持久战》、敌后根据地的建设、百团大战等基本史实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的过程,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0102032022课标定目标育素养通过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

壹敌后战场战役问题探究:自主阅读课本102-105页大字部分,梳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战役事件时间人物目标意义平型关大捷1937.9---------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和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彭德怀八路军一百多个团林彪八路军115师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壹正面战场战役问题探究:共产党敌后战场哪一战役令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百团大战形势图◎平型关大捷形势图

壹正面战场战役太原失陷上海失陷南京失陷但遗憾的是后部的胜利未能阻止日本侵略的步代

牺牲两字是严酷的,我们牺牲自己,我们并且要牺牲全国同胞一齐牺牲。因为我们是弱国,我们是弱国之民,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汪精卫《最后关头》“亡国论”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1938年10月,《中央周刊》“速胜轮”壹正面战场战役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

贰《论持久战》问题探究:什么是《论持久战》?日本是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日本是个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个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日本的非正义战争失道寡助,中国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整理自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6①中国不能速胜③经过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②中国不会亡国

贰《论持久战》◎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问题探究: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对时局来说有何积极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论持久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目的)。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1亿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贰《论持久战》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

叁敌后根据地建设问题探究:在敌后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作战方式?◎地道战情境图◎地雷战情境图◎麻雀战:游击队依靠群众,三五成群对敌人突然袭击游击战◎破袭战:以破坏或袭击敌后方和纵深内重要目标为主的作战◎水上游击战

叁敌后根据地建设问题探究: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建设的?◎根据地百姓参加投票◎根据地拥护减租减息◎八路军开展大生产运动①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民主选举,精兵简政。②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叁敌后根据地建设问题探究: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那些作用?整个中国战场上,六年来的作战,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大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ー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