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四模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凝华的是
A.冰雪消融
B.山中云雾
C.深秋霜降
D.湿手烘干
C
【解析】
【详解】
A、冰雪“消融”是冰化成水的过程,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时水蒸气变成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符合题意;
D、湿手烘干,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23
.小竹将质量为12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的水,则物
体(g取10N/kg)
A.漂浮在水面上
B.悬浮在水中
C.沉在溢水杯底部
D.受到1.2N的浮力
C
【解析】
【分析】
判断物体的浮沉,除通过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进行判断外,还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
大小进行判断.
【详解】
33-43
物体的重力G=mg=0.12kg×10N/kg=1.2N;物体受到的浮力F=ρgV=1.0×10kg/m×10N/kg×10m=1N;
浮水排
GF
因为﹥,所以物体在水中会下沉直至沉在溢水杯底部.
浮
故选C.
3.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
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⑥B.⑤①②③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⑤①②④③⑥
A
【解析】
【详解】
在测量液体的密度时,为了避免烧杯或量筒内壁粘有部分液体,导致体积或质量的测量值偏小而存在误差,
通常采用剩余法测量液体的密度,由题意知,为了较准确地测盐水的密度,本题正确选项是A.
4.有许多日常用品应用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冰箱门吸应用了磁铁的磁性
B.撑竿跳高应用了撑竿的弹性
C.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热性
D.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
C
【解析】
A
试题分析:冰箱门吸是磁铁制成的,利用了磁铁的磁性,能够使冰箱门保持良好密封,正确;撑杆跳运
BC
动员借助撑杆的弹性跃过横杆,正确;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电性强,电能损失较少,错
DC
误;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强,热量能够及时传递给饭菜,正确,故选.
考点:物质的基本属性
5,
.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A.蒸发和沸腾是液化的两种方式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
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D
【解析】
【详解】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所有气体都可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式可以液化,说法正确,与题意无关,不符合题意;
C、人从水中上岸后,身上有水,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降低,说法错误,
不符合题意;
D、图中游泳爱好者双臂抱拢在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