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高中体育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为主题,旨在提高学生对篮球基本技能的掌握。通过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运球和传接球技巧,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教学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篮球运动中的运动能力,包括运球和传接球的技巧与战术运用;提升学生的健康行为,通过篮球锻炼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学习,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精力充沛,对体育活动充满热情。在知识层面,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一定的了解,但系统的训练和技巧掌握程度有限。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运动协调性和反应速度有待提高,尤其是在运球和传接球这一环节。素质方面,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较强,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规范等问题。这些因素将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因此教学中需注重基础技能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安全意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篮球运动技巧相关教材,以便学生跟随教学进度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篮球运动技巧相关的图片、图表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动作要领。
3.实验器材:准备篮球、篮筐、秒表等器材,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
4.教室布置:布置宽敞的场地,设置明确的练习区域,并在一旁设立观摩区,方便学生观看示范和互相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站在教室中央,面带微笑,向学生问候:“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篮球中的运球和双手胸前传接球技巧。首先,请大家先做一个简单的热身运动,活动一下身体。”
2.学生跟随老师进行热身运动,如跑步、跳绳、拉伸等。
二、基本技能讲解与示范
1.老师站在篮球场边,拿起篮球,向学生介绍运球和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2.老师示范运球动作,包括低运、高运、侧身运等,让学生观察动作细节。
3.老师示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包括传球姿势、传球力量和接球动作,让学生注意观察。
三、分组练习
1.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练习。
2.第一组进行运球练习,其他组观摩,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学生。
3.第二组进行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其他组观摩,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学生。
4.依次进行其他小组的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练习机会。
四、技能巩固与提高
1.老师挑选几个动作较为规范的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点。
2.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运球和传接球接力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老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调整运球姿势、传球力量等。
五、总结与反思
1.老师邀请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2.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运球和传接球技巧的重要性。
3.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篮球技能。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运球技巧
(1)低运:老师示范低运动作,学生跟随练习,注意保持身体平衡,运球时手腕要灵活。
(2)高运:老师示范高运动作,学生跟随练习,注意保持身体稳定,运球时眼睛要注视前方。
(3)侧身运:老师示范侧身运动作,学生跟随练习,注意保持身体侧向球,运球时手腕要灵活。
2.双手胸前传接球技巧
(1)传球姿势:老师示范传球姿势,学生跟随练习,注意保持身体平衡,传球时手腕要用力。
(2)传球力量:老师示范传球力量,学生跟随练习,注意保持传球力量适中,避免传球过高或过低。
(3)接球动作:老师示范接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注意保持身体稳定,接球时眼睛要注视球。
3.练习与比赛
(1)运球和传接球接力比赛: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传球比赛: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传球比赛,提高学生的传球技巧。
4.总结与反思
(1)老师邀请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2)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运球和传接球技巧的重要性。
(3)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篮球技能。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技能掌握
2.动作规范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动作规范程度有了明显提升。学生们能够遵循正确的动作要领,如保持身体平衡、手腕灵活、眼睛注视球等,这些规范的动作有助于提高运动效率和减少受伤风险。
3.团队协作
在分组练习和接力比赛中,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