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体育篮球简单教学比赛说课稿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篮球简单教学比赛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2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团队意识。
2.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学习遵守比赛规则。
3.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篮球基本技术。
4.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勇于挑战自我。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体发育迅速,运动能力逐渐增强,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也较高。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运动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在篮球教学比赛中,以下是对学生学情的具体分析:
1.知识层面: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对篮球规则、战术运用等方面的认识有限。
2.能力层面: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篮球技能,如运球、传球等,但整体上,学生的篮球技术有待提高,尤其是对基本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
3.素质层面: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体能较好,能够适应一定的运动强度,而部分学生则可能在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性较好,但部分学生可能在比赛中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待加强。
5.对课程学习的影响:由于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较高,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然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是本节课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示范教学,确保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
2.设计小组合作比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3.利用游戏化教学,如“抢断接力”等,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度。
4.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篮球比赛精彩瞬间,激发学生观赛热情。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篮球基本技术和比赛规则的预习PPT,要求学生了解篮球基本动作和比赛规则。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篮球基本技术动作和比赛规则”,设计问题如“什么是正确的运球姿势?”和“比赛中有哪些常见的犯规行为?”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微信群收集学生的预习反馈,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按时完成预习任务。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通过PPT了解篮球基本技术和比赛规则。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疑问通过微信提交给教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平台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NBA比赛视频片段,引入篮球运动的魅力。
-讲解知识点:讲解篮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进行运球接力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术。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思考老师讲解的技术要点。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运球接力比赛,体验技术动作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在比赛中遇到困难时,积极提问并与其他同学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篮球技术。
-实践活动法:通过运球接力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技术。
-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观看篮球比赛,分析球员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篮球教学视频和相关的篮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通过批改作业和课堂讨论,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观看比赛,记录和分析球员的技术和战术。
-拓展学习:利用推荐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加深对篮球运动的理解。
-反思总结:反思自己在观看比赛和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篮球基本技术的掌握和比赛规则的理解。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实践和课后拓展,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篮球技术,提高对比赛规则的认识。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篮球历史与文化: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世界篮球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篮球之父詹姆斯·奈史密斯、NBA的历史等。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详细讲解篮球比赛规则、裁判手势、犯规类型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篮球比赛的规则和裁判工作。
-篮球技术动作解析:分析篮球基本技术动作,如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提供动作要领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篮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