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篮球传接球+投篮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文件大小:16.3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2.7千字
文档摘要

篮球传接球+投篮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篮球传接球+投篮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篮球传接球与投篮技巧。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高一学生已有的体育基础和运动技能紧密相连。教材章节为“篮球基本技术”,内容包括篮球传接球的基本动作、技巧和投篮动作要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已有的体育知识运用到篮球运动中,提高篮球技能。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团队意识。

2.增强学生运动技能,提升自我挑战和超越自我的能力。

3.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的良好体育道德。

4.培养学生热爱篮球运动,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高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基本的体育技能训练,对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则有一定了解。在篮球方面,他们可能已经学习了基本的站位、步伐移动和简单的投篮动作,但对于传接球技巧和投篮技术的细节掌握还不够深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一学生对篮球运动普遍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在球场上展示自己,同时也希望提高自己的篮球技能。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具备一定的篮球基础,而其他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偏好通过模仿和练习来学习,而有的学生则更倾向于在比赛中学以致用。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篮球传接球和投篮技巧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动作协调性不足、对技术要领理解不深、比赛中的应变能力不强等。此外,学生在团队配合中可能面临沟通不畅、配合默契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教师需要通过分步骤教学、个别指导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逐步提高技能。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篮球场、篮球、篮球架、标志碟、秒表、计时器。

2.软件资源:篮球教学视频、篮球规则手册。

3.课程平台:学校体育教学平台、在线篮球教学资源库。

4.信息化资源:篮球动作分析软件、电子教案制作工具。

5.教学手段:示范教学、分组练习、游戏化教学、比赛实践。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篮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篮球运动中的传接球和投篮技巧。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观看视频时,最关注的是哪些篮球技巧?”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篮球传接球与投篮技巧。”

2.讲授新知(20分钟)

-老师讲解篮球传接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双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等。

-示范动作,强调动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学生跟随老师进行模仿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讲解投篮技巧,包括原地投篮和行进间投篮。

-示范投篮动作,强调投篮时的姿势、用力顺序和出手角度。

-学生进行投篮练习,老师纠正动作错误。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进行传接球练习,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传球手法和接球姿势。

-进行投篮比赛,设置时间限制和得分规则,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实践能力。

-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4.课堂小结(5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篮球传接球与投篮技巧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体会。

-老师提出课后练习建议,提醒学生加强巩固。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包括传接球和投篮的练习。

-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或朋友一起练习,提高技能。

-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运动损伤。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能掌握: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篮球传接球的基本动作,如双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等。

-学生在投篮技巧方面也有显著提高,能够正确执行原地投篮和行进间投篮动作。

-学生在分组练习和比赛中,能够将所学技巧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实战能力。

2.认知提升:

-学生对篮球运动中的传接球和投篮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认识到这些技巧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篮球比赛中传接球和投篮的失误,为以后的技术改进提供依据。

3.团队协作:

-学生在分组练习和比赛中,学会了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篮球传接球和投篮任务。

-学生在团队配合中,培养了沟通、协调和配合意识,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身体素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如力量、速度、灵活性和协调性等。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培养了耐力和毅力,提高了自我挑战和超越自我的能力。

5.运动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