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球投掷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教材章节: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必修第一册“田径运动——铅球投掷”。
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铅球投掷的基本技术动作,包括持球、助跑、最后用力、维持身体平衡等环节。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铅球投掷技术,提高投掷成绩,培养运动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体育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铅球投掷的学习,学生将学会遵循运动规则,培养坚韧不拔的运动意志,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高三学生在之前的体育课程中已接触过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对投掷运动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铅球投掷的具体技术动作,如持球、助跑节奏、用力技巧等,可能掌握不够熟练。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三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较高,但学习负担较重,可能会在体育课上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部分学生可能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较快;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动作协调性较差,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来掌握动作要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铅球投掷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对技术动作的细节把握不足,导致动作不规范;二是由于体重、力量等因素限制,部分学生在最后用力阶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三是心理素质较弱的学生可能在面对比赛或考试时产生紧张情绪,影响投掷表现。针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教师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示范讲解法,结合动作分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铅球投掷的各个技术环节。
2.通过小组练习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和互动性。
3.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优秀运动员的投掷视频,对比分析,强化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
4.设计辅助练习,如原地推铅球、助跑练习等,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技术水平和体能。
五、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铅球投掷技术动作的PPT和视频,要求学生预习持球、助跑和用力技巧等基本动作。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如“如何正确持球以稳定投掷?”“助跑的节奏应该如何控制?”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查看学生提交的预习笔记和问题,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通过PPT和视频学习铅球投掷的基本知识。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平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铅球运动员的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铅球投掷的技术要领,如持球姿势、助跑节奏等。
-组织课堂活动:进行小组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铅球投掷,互相观摩学习。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技术动作的关键点。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练习,尝试不同的投掷方法。
-提问与讨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提出疑问,并与同伴讨论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铅球投掷的理论知识。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投掷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铅球投掷,并记录练习过程和感受。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的铅球投掷教程和比赛视频,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通过作业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技能。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拓展资源,加深对铅球投掷技术的理解。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练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反思总结法: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铅球投掷技术的正确掌握和运用。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强化技能和课后拓展应用,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铅球投掷的技术要领,提高投掷成绩。
六、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铅球投掷的历史与发展
-铅球投掷起源于古希腊,是古代奥运会的一项比赛项目。
-随着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铅球投掷的规则和技术也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