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育明高级中学高中体育排球说课稿8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排球
2.教学年级和班级:辽宁省大连市育明高级中学高二(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14:00-15:00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排球运动,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沟通、配合和共同进步。
2.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使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水平。
3.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耐力、速度和力量,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在比赛中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体现公平竞争的精神。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目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则、排球术语以及一些基本技术动作,如发球、传球、垫球等。对于排球运动的战术意识尚处于初步了解阶段。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中学生普遍对排球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余时间会主动参加校内外排球活动,表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较快地接受新技术、新动作。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于独立学习,注重技术细节;而另一些学生则更倾向于合作学习,善于在团队中分享和交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由于排球运动涉及的技术动作较为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1)对基本技术动作掌握不够熟练,如传球、垫球等;(2)在比赛中缺乏战术意识,不能合理运用技术动作;(3)由于身高、力量等因素,部分学生可能难以完成某些技术动作。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配合不佳等问题。针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教师需要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练习,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技术水平。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排球场地、排球、排球网、计时器、秒表。
2.软件资源:排球教学视频、排球比赛实况录像。
3.课程平台: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系统。
4.信息化资源:电子教案、在线排球教学资料库。
5.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教学模型。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排球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排球吗?它是一项怎样的运动?”
展示一些关于排球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排球运动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排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排球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排球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排球运动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让学生对排球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详细介绍排球的规则,包括比赛场地、比赛方式、得分规则等。
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展示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如发球、传球、扣球等,帮助学生理解。
3.排球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排球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排球比赛案例进行分析,如奥运会排球比赛、世界杯排球比赛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排球运动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体育竞技和观众的影响,以及排球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影响力。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排球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排球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作用”。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排球的认知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排球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排球的历史、规则、技术动作、案例分析等。
强调排球运动在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价值。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一次排球比赛,并撰写观后感,以巩固学习效果。
7.实践环节(30分钟)
目标: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排球基本技术动作的练习,如发球、传球、垫球、扣球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帮助学生提高技术水平。
组织简单的排球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
8.课后反思(5分钟)
目标: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过程: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