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育明高级中学高中体育足球说课稿13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足球
2.教学年级和班级:辽宁省大连市育明高级中学高二(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0日星期一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足球教学,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高二年级之前,已经接触过足球基础知识和简单技能,如传球、停球、射门等。他们对足球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比赛经验。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高中生对足球的兴趣普遍较高,他们喜欢在课余时间进行足球活动。在学习能力上,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具备较好的运动天赋和协调性,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在身体条件和技能掌握上存在一定困难。学习风格上,学生中既有倾向于独立练习的,也有喜欢在团队中学习的,还有部分学生可能对足球运动缺乏兴趣,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激发。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足球技能训练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技术动作的准确性不足,如传球时的力量控制、停球时的稳定性等;二是体能和耐力不足,影响长时间训练和比赛的表现;三是团队合作意识不强,难以在比赛中形成有效的配合。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因为身体条件限制而感到自卑,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讲解足球基本技巧和战术,确保学生理解动作要领。
2.设计实践环节,如小组对抗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技能和战术运用。
3.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足球比赛视频,分析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位置的职责,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5.设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价,促进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首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询问学生对足球运动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播放一段精彩足球比赛的片段,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二、新课讲授
1.老师讲解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包括足球的发展历史、规则、比赛形式等,使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全貌。
2.老师重点讲解足球基本技术动作,如传球、停球、射门等,并示范动作要领,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3.老师分析足球比赛中的战术运用,如进攻、防守、定位球等,引导学生理解战术的重要性。
三、实践环节
1.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足球基本技术动作的练习,如传球、停球、射门等。
2.各小组进行对抗比赛,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3.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定位球练习,如角球、任意球等,让学生掌握定位球战术的运用。
四、课堂小结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2.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足球水平。
3.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布置作业
1.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复习本节课所学足球基本技术和战术知识;
(2)观看一场足球比赛,分析比赛中的战术运用;
(3)与同学讨论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撰写一篇短文。
六、课堂反思
1.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老师针对学生的困难,提出改进教学策略,如增加实践环节、加强个别辅导等。
3.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与老师沟通,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意见。
1.导入新课
-老师站在讲台上,微笑着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足球运动。大家对足球了解多少呢?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对足球的见解和兴趣。
-老师播放一段精彩足球比赛的片段,引导学生们观察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2.新课讲授
-老师开始讲解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如足球的发展历史、规则、比赛形式等。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足球运动的全貌。
-老师重点讲解足球基本技术动作,如传球、停球、射门等,并示范动作要领。
3.实践环节
-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人,进行足球基本技术动作的练习。
-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传球、停球、射门等技术的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4.课堂小结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