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
文件大小:1.02 M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4.45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转向“冷战”对峙的缘由不包括()

A.国家利益的冲突

B.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

C.美苏均势形成制衡

D.“北约”和“华约”的形成

解析:美苏走向冷战早在1947年即已开头,但是北约和华约是在1949—1955年才正式形成。

答案:D

2.“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状况()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打算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美国发起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解析:A项和C项是冷战开头序幕和标志,所以先排解;D项1949年成立,是军事政治领域的;针对西欧工人运动,美国通过救济西欧的马歇尔打算,掌握了西欧,符合史实,所以应当选择B项。

答案:B

3.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日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我们拥有这样的力气,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担当责任”。这表明美国()

A.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B.发动了对苏联的冷战

C.实施马歇尔打算

D.发动朝鲜战斗

解析:依据材料“我们拥有这样的力气,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担当责任”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46年为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此时美国实力空前膨胀,意图称霸世界;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解。

答案:A

4.有人针对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挡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下列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打算

C.建立北约组织 D.朝鲜战斗

解析:马歇尔打算是接受隐蔽的经济手段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A项是政治手段,并且不是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C项是军事手段,D项是热战,不能体现材料意思。

答案:B

5.与下图所示主题直接相关的背景大事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约组织的建立

C.马歇尔打算的实行 D.铁幕演说的发表

解析:马歇尔打算是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救济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与材料“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相符,故C项正确。

答案:C

6.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隐秘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峻的危急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斗。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行避开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解析:本题考查“冷战”的概念,材料当中没有提到“热战”,故A、B、C三个选项都错误;“冷战”是指除诉诸武力之外的紧急对峙和对抗。

答案:D

7.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于()

A.法国大革命中

B.联邦德国境内

C.20世纪中期

D.欧盟东扩过程

解析:可以从图中猎取信息。“Zone”是地区的意思。另外图中有“Berlin”即“柏林”,结合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的单词推断。

答案:C

8.丘吉尔在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的“新敌人”是指()

A.苏联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解析:从材料“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可以排解B项;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等国家追随美国,故排解C、D两项;随着反法西斯战斗的结束,社会主义苏联国家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消灭了利益冲突,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

9.战后,苏联等国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假如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马上对患病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赐予救济。”在该条约影响下()

A.发生了柏林危机,战斗一触即发

B.欧洲消灭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C.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由此开头

D.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部分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苏联提倡建立的华约,针对的是北约,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表明欧洲消灭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答案:B

10.下图为一座朝鲜半岛分界线的标志牌,该分界线的产生()

A.意味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B.标志着朝鲜半岛的正式分裂

C.推动了美苏“冷战”局面的升级

D.反映了美苏对朝鲜半岛的掌握

解析:三八线是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四周的一条军事分界线。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协议以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临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以后,成为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临时分界线。各项中符合所学的应是D项。

答案:D

11.“冷战”时期的批判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