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三岔河镇河口学校纪国生
丰富的语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它的目的之一就是告诉我们语
证,积累语言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重要过程。没文教材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唯一内容,应该构建更
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当然丰富的母语课程。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好对《同步阅
也就学不好语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呢?笔读》课本的阅读指导工作,切实地完成阅读任务,不
者认为,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要认为这是“软”任务而不重视。如学习了课文《可爱
一、熟读成诵促进积累的西沙群岛》后,推荐学生自学《美丽的三潭印月》、
叶圣陶老先生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武夷山的动物》,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壮丽河山及其
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叶老的秀美的景色。当然,学生的课外阅读仅限于《同步阅
话,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也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做有心人,平时积累有关
读。“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核心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样,让学生进行更
环节,也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丰富、更广泛的阅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源头活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地水”,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
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值,三、整理摘录储存积累
读有所得,学生在读中自然而然地就积累了丰富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
语言材料。如《可爱的西沙群岛》一文景美文美,它以少,但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因此,在小学语文
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抒发了教学中,从所阅读的读物里,摘录精彩的语句语段,
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可让学生自读、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
复读、赛读后,再让学生观看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特产培养学生摘录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语言“积蓄丰厚”,
的图片或录像,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和向往可让每位学生备一本“采蜜集”,并充分利用语文教
之情。在此基础上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西沙材中的范例来指导他们进行摘录,逐渐使他们形成
群岛的特点,在读中想像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在一定的能力,帮助他们储存积累。要引导学生对其精
读中欣赏西沙群岛美丽壮观的图画。学生心通其境,彩的语句、语段进行品析、鉴赏,让学生领悟何谓好
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己融入优美的语言文字之词好句之后,让学生再摘录。在学生摘录时,不要求
中,在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学生把词单列出来,而要把单纯词的摘录融进语句
二、广泛阅读丰富积累语段的摘录中,还要让学生在所摘录的佳词华章中
古人学习语文,不但主张“熟读精思”,也主张用符号标出他认为用得准确、用得好的词。这样,学
“博览群书”。鲁迅先生也主张要“多看”,认为“必须生不仅理解了词义、丰富了积累,也领悟了作者如
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何遣词造句、表情达意,还提高了学生品词品句的
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由此可见,广泛阅能力。
读是丰富学生知识、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如果让学四、说话训练沉淀积累
生多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