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课以“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为主题,围绕冷战时期的主要事件和影响,通过历史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冷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主要特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冷战对国际格局的演变所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注重与课本知识的结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冷战历史知识体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冷战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提升学生运用史料解读历史的能力,增强对国际关系演变的洞察力。培养学生尊重历史事实,客观看待冷战时期各国政策,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冷战时期国际格局的演变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难点: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冷战时期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重点讲解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及其影响。
2.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冷战氛围,理解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设置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对外政策,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冷战的影响。
4.设计历史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紧张和复杂,提高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通过以上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深化对冷战时期国际格局演变的理解。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讨论法,讲解冷战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冷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冷战时期的关键人物,模拟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3.运用案例研究法,分析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让学生深入探讨冷战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策略。
4.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冷战时期的地图、照片和视频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冷战时期的新闻图片和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回顾20世纪中叶的世界格局,提出问题:“冷战是如何开始的?它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知(20分钟)
a.冷战的起源与背景(5分钟)
-讲解冷战的历史背景,包括二战后的国际政治形势、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对立等。
-引导学生分析冷战起源的内外因素,如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等。
b.冷战的主要阶段与事件(10分钟)
-概述冷战的主要阶段,如冷战初期、冷战高潮、冷战结束等。
-介绍冷战期间的主要事件,如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等。
c.冷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5分钟)
-分析冷战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冷战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
3.巩固练习(10分钟)
a.小组讨论(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b.课堂问答(5分钟)
-教师提出与冷战相关的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冷战对国际格局的演变所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启示。
5.作业布置(5分钟)
a.撰写短文(3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冷战对国际格局影响的短文。
b.阅读推荐书目(2分钟)
-教师推荐相关历史书籍,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拓展知识面。
c.思考题(1分钟)
-提出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冷战风云》: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包括美苏之间的对抗、核竞赛、代理战争等,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冷战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探讨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演变以及新的国际关系特点,如多极化趋势、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
-《古巴导弹危机》:专门讲述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冷战高潮期的重要事件,分析其历史意义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北约与华约》:介绍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发展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探讨两大军事集团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贡献。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阅读上述推荐书籍,深入了解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的国际局势,思考冷战时期的历史经验对解决当今国际问题的启示。
-鼓励学生参与历史辩论活动,就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影响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历史研究,选取冷战时期的一个具体事件或人物,深入研究其